��苛曳炊哉庖恢髡牛���院醪⑽疵魅匪倒�綣�斯��郵醞莢諼淳�市淼那榭魷巒ü�鸕涔�常��牆�獾餃鸕渚�擁目夠鰨歡�綣�壞┓⑸�庵智榭觶�膊還�且�坊倌翹跬ㄍ��蟮奶�廢叨�選H歡�依疾⒉灰�笤���糠質怯捎詰日庵衷��醬鎝��碧�砈恕5��3月11日,即在締結蘇芬和平條約的前夕,芬蘭向瑞典政府提出了兩個迫切的問題:(1)瑞典對盟國部隊假道行軍抱什麼態度?(2)瑞典政府是否準備考慮在戰後和芬蘭訂立一項防守同盟?瑞典拒絕了第一個提議而贊同第二個。蘇芬和平條約是於1940年3月12日簽訂的。4月5日,芬蘭駐斯德哥爾摩大使館代辦向古斯塔夫國王致謝說:“瑞典對芬蘭的援助已超過了任何其他國家對它所提供的援助,並大大促進了芬蘭為自由和獨立所進行的孤立而艱鉅的鬥爭。”3月25日,瑞典首相回顧了瑞典在蘇芬戰爭時期的政策,並提到了擬議的防守同盟問題。可是,這一主張因遭蘇聯的反對而被擱置起來了。1940年秋,一種試圖恢復這一主張的嘗試——這一次是出自瑞典——受到蘇聯同樣的待遇;而且,德國也表示“這太不合時宜”,芬蘭自己雖承認對此感興趣,卻又指出“這一問題顯然必須暫擱一下再說”。從此,這一主張就永遠沒有下文了。
第三節 瑞典與封鎖
瑞典航運業所蒙受的最嚴重的損失是由德國造成的,但是英國和俄國也對其中某些部分負有責任。1940年2月21日,瑞典外交大臣根瑟對德國襲擊瑞典船隻提出抗議,然而由於他說,如不提出抗議就意味著不中立,因而使他的抗議成了一紙空文。瑞典當時的損失已達二萬二千噸左右,到1940年9月,這一數字上升到六萬三千噸,及至1941年6月底則又上升到四十萬噸。德國於1940年春季所實行的封鎖切斷了瑞典同它將近一半的海外船隻的聯絡,但其結果卻有利於盟國。因為瑞典就把這一部分商船隊租給了盟國;而這樣一來便構成了一種對盟國有利的非中立行為。許多瑞典商船因試圖向英國和法國港口裝運禁運品而被德國人沒收。1940年夏季,發生了一起事件,使瑞典和英國之間的關係暫時略呈緊張:6月20日,一支英國海軍部隊在法羅群島附近扣押了六艘瑞典船隻,其中有向義大利買來的兩艘重型驅逐艦和兩艘輕型驅逐艦,它們正在駛往哥德堡。英國政府不久釋放了這些船隻,並表示願意賠償因英國的行動給瑞典造成的任何損失。但是,當這些船隻在駛往哥德堡途中,卻又遭到了一架英國轟炸機的襲擊(儘管沒有命中)。瑞典在就這一事件發表的一項公報中強調了下述事實,即“德國海軍當局曾為這次航行提供方便,譬如,他們指明瞭透過因佈雷而變得危險和無法通行的那些地區的途徑”。瑞典早在初夏就開始同交戰國雙方就後來憑所謂“航行證”通行的問題進行了談判,但只是到了1940年底,第一艘瑞典船隻才根據這樣的安排抵達哥德堡。1941年4月,由於德國宣佈英國和冰島之間的水域為戰爭區,“航行證”通行中斷了。7月,所有的管理規章都加緊了,這種通行又告恢復,到了1942年它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942年冬到1943年初,因美國對瑞典貨船的最終目的地表示懷疑,“航行證”通行又一次中斷了。經過漫長而又艱難的談判,這種通行才於1943年初再次恢復,但不久以後又被取消,直至1943年5月乃又重新恢復。持有航行證航行的瑞典船隻裝載著各種必需的物資,如麵粉、油脂、水果、棉花、毛羊、皮革、毛皮、發動機部件和礦物油。1941年至1944年間,瑞典進口了價值約十四億克朗、重達一百五十萬噸的貨物,其中三十七萬一千噸是礦物油。
經過納爾維克繼續向德國提供鐵砂一事引起了盟國的極大關注,併成為爭論紛壇的問題。英國於1940年1月6日就此問題向挪威提交了一份備忘錄,同時也通知了瑞典。不久瑞典就與挪威聯合一道對此事提出抗議。結果是,英國政府所建議採取的阻止礦砂運往德國的措施未能得到實行。1月19日,哈里法克斯勳爵質問瑞典駐倫敦的公使布約恩·普呂茨:瑞典政府究竟打算採取什麼措施以減少這種運輸?因為,否則的話,盟國將被迫對納爾維克實行封鎖。他指出,盟國已準備就幫助瑞典抗禦德國和俄國的襲擊同瑞典政府進行磋商,但由於瑞典人害怕德國人進行報復,所以盟國的建議遭到了拒絕。哈里法克斯強調說,現在已到了這樣一個時刻,即“瑞典和其他中立國政府應把心思用於考慮最好的辦法去援助一個它們所不願看到其失敗的事業,而不是去考慮阻礙這個事業”。他指出了德國為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