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6部分

值淖鐨校�卜復說茸錼咭�λ佬獺S氪送�保�詰詼�釕�髦校��切�妓擔��搶吹秸飫錚�前遜坡殺觥按用攔�難蠱韌持蝸隆�

解放出來,並幫助菲律賓人贏得獨立,雖然它應“作為大東亞共榮圈的一個成員國”。

日本呼籲所有的菲律賓官員要堅守崗位,照常工作。那些留在馬尼拉的菲律賓官員表示願意這樣做。一旦落入日本軍隊之手,這些人就由不得他們自己了,但是顯然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是經過仔細考慮後自己選擇留下的,儘管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到巴丹去或者進入山區,這也是事實。然而,有一些跡象表明,他們與奎松之間有諒解,留下來使行政工作繼續下去。

1 月23日,日本軍政監部設立了一個菲律賓行政委員會。委員會包括主席一人和六個部,每個部有一名菲律賓委員任部長,然而在每個部裡有一名日本人作為“顧問”,還有幾名助理“顧問”。此外,日本軍政監部的軍政監對該委員會行使最高權力。

委員會的主席是霍爾蓋·巴爾加斯。他曾任菲律賓內閣秘書,與奎松的關係非常密切。在各部的部長中有貝尼尼奧·阿基諾,若斯·洛雷爾,奎因廷·帕雷代斯和克拉羅·雷克託等國民黨中的顯赫人物。戰後,雷克託聲稱,他們曾從麥克阿瑟和奎松那裡得到暗示,要他們“幹下去,盡你們所能和這些人討價還價。努力使菲律賓保持統一、完整。為了未來的菲律賓而這樣做。”他以此要求減輕自己和同僚們的罪責。而且雷克託還說,他們同意在日本人手下任職,是希望在日本軍政監部和人民之間起一種緩衝作用,以減少日本人的殘暴行為,並防止以拉莫斯為首的真正的親日派取得政權。日本人自己準備將這批真正親日派儘量放在幕後活動,因為他們意識到人民知道這些人是幹什麼的。雷克託引證日本人接管的《馬尼拉民友報》上經常出現的怨言,說口頭上合作,行動上不合作。他說,他和他的同事們儘自己能力所及,在策略上制勝日本人,並向迅速發展趄來的各抵抗團體遞送秘密情報,給予援助。他又說,日本人對於與菲律賓人合作的無益早就看透,不抱幻想,他們經常說,菲律賓人中百分之九十五是親美的,百分之五是說謊的。

這些話中有不少是可以使人相信的,特別是從奎松在1942年初時的心情和他表示過的中立化的願望來看,可以置信。至於菲律賓人對日本人的態度,最初可能是比較友好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態度改變了,因為日本統治的殘暴面目越來越明顯,同時日本失敗的前景也越來越清楚。這一點,就菲律賓的領導人來說,開始時是完全無法確定的。據說,若斯·洛雷爾在1942年曾說過:“我相信這場戰爭至少將延續六年,我們不能預料誰將獲勝。在此期間,我們將幹些什麼呢?我們的責任是盡力所能及來減輕人民的痛苦,確保菲律賓民族的生存。”在某種意義上說,菲律賓已經卷入一場戰爭,但這場戰爭不是與它直接相干的,只是因為菲律賓是美周的屬地而已。許多菲律賓政客對此感到憤慨。因此,他們樂意大肆進行親日和反美宣傳,象洛雷爾、把爾加斯、阿基諾以及其他許多人都不遺餘力地這樣做了。但是他們所真正要求的是美日兩國所允諾的獨立。然而,當他們發現日本的諾言——

正如羅斯福曾告誡過他們的那樣——是完全虛偽時,他們就高興地盼望著日本垮臺。

戰後,對他們過去的行為採取了寬大的政策,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包括洛雷爾(他在1943年至1945年期間曾任“新菲律賓”總統),都能夠重登政治舞臺。實際上,權次於奎松和奧斯梅納的曼努埃爾·羅哈斯,曾是菲律賓的最顯赫的政治人物,而他至少在表面上曾是與日本人站在一起的,他在麥克阿瑟將軍的支援下於1946年出任菲律賓總統,他一直統治著這個國家,直到1948年去世時為止。

1942年12月,日本軍政監部解散了當時存在的各個政治團體,著手組織“新菲律賓服務協會”——在他加祿語中稱為KapisanansaPaglilingkodsa ,BagongPilipinas,或簡稱為“卡利巴皮”。這與日本國內的大政翼贊會、滿洲國的協和會和華北的新民會是類似的。它是一個為大東亞共榮圈的觀點進行宣傳的綜合組織,將努力綏靖那些存在抵抗運動的地區,並組織全體民眾促進由日本提出的經濟開發規劃。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行政委員會主席巴爾加斯是“卡利巴皮”的名義上的會長,但貝尼尼奧·阿基諾是它的總裁,而一向以親日傾向著名的拉莫斯、皮奧·杜蘭和馬蒂內都是該組織中的顯赫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