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5部分

共產黨的宣傳通常並不透過報紙公開進行,而是透過悄悄傳播的方式(或者美國人認為如此),他們宣傳的主題中有一個很起作用。當時他們散佈謠言說:美國人對積極干預歐洲事務的政策所冒的風險與所付的代價感到厭惡,因而不久將從德國和歐洲撤出。俄國人甚至可能當真指望美國人將撤走。羅斯福曾在雅爾塔聲稱:大戰結束後,美國部隊在歐洲至多隻能留駐幾年。貝爾納斯和杜魯門制定的政策,除了要達到其他目的外,還要使全部或絕大多數美國佔領軍能早日撤離歐洲。因此,俄國人並非毫無根據地希望,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行動將同1919年到1920年的情況相仿。

貝爾納斯決定就美國對德政策公開發表一項正式宣告,一方面是為了駁斥上述的那種宣傳,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出一項很有吸引力的政策,以期同莫洛托夫7月10日的宣告相匹敵。因此,1946年9月6日,國務卿在斯圖加特向坐在一起的德國和美國聽眾發表演說。當時巴黎和會正在舉行,俄國代表同美國代表互相痛斥對方,簡直達到越來越刺耳的程度。英美佔領區經濟上合併的談判尚處於初步階段。在歐洲的另一端,希臘游擊隊運動剛剛重新開始活躍。正是在這樣動盪不安的背景下,貝爾納斯發表了他的演說。官方竭力使這個場合顯出隆重的氣氛,並廣泛宣傳國務卿的講話。

貝爾納斯一開始就著重指出,美國將不可推諉地、持久地捲入全世界的事務。接著,他申述美國忠於波茨坦協定的各項原則,但宣稱,如果這些原則不能成為現實,那末,就必須修改德國工業水平的協議,以提高德國工業水平,而這就要以德國經濟統一為前提。貝爾納斯攻擊莫洛托夫提出的從當前德國生產中索取賠償的要求,認為這顯然是與波茨坦協定不相容的。他斷然主張要完全消除德國各佔領區之間的經濟壁壘與差別。他說,“現在是提出下列論點的時候了:應該把各佔領區之間的界線看作僅僅是表明各佔領國的武裝部隊為了安全目的而佔領的地區的界線,而不是什麼獨立的經濟單位或政治單位的界線。”關於經濟的遠景,他聲稱:“必須讓德國有機會輸出商品,以便它能輸入足夠的商品,在經濟上自給自足。德國是歐洲的一部分,如果這樣一個富有鐵和煤的資源的國家變成濟貧所的話,那麼歐洲的復興,特別是同德國毗鄰的那些國家的復興,必定是緩慢的。”至於政治方面,貝爾納斯宣稱:

美國政府認為,在適當的防護下,應當讓全體德國人民擔負起管理自己事務的主要責任。……

各盟國政府能夠而且應當做的事情就是制定若干規則,使德國民主政體能據以管理自己的國家。盟國佔領軍的數量應有限度,即足以使德國人服從這些規則為度。……

美國贊成早日成立一個德國臨時政府。……

……我們不希望德國變成任何一個或幾個大國的衛星國,也不希望它受到國內或國外的獨裁政權的統治。美國人民希望看到愛好和平和民主的德國人能成為自由與獨立的人民,並且永遠如此。

接著,貝爾納斯對於以尼斯河作為德國同波蘭的邊界線表示懷疑,他說,“在商討和平解決辦法時,各國政府首腦並未同意把這一地區讓予波蘭”,但他聲稱,薩爾應劃歸法國,哥尼斯堡應劃歸俄國,後者系根據在波茨坦達成的協議。

在這些關於經濟和政治的宣告中,並沒有什麼嶄新的東西,然而,由這樣一位權威發言人在如此隆重的氣氛中發表這些宣告,卻是一件新鮮事。貝爾納斯的講話中只有一個新觀點,那就是他著重指出:“我不希望引起誤解。我們決不逃避責任。我們不準備撤走。我們要待在這裡。只要有佔領軍駐在德國,美國武裝部隊就將是佔領軍的一部分。”這一番話當然是為了拆穿上述謠言而說的,這確實標誌著美國官方觀點的一項重大的變化。而且,同美國早先發表的官方宣告相比,這篇講話的一般語氣對德國人要友好得多。這一點在宣告的結尾中特別明顯:

美國不能為德國解脫由於它的領導人發動戰爭而使它遭受到的苦難。但是美國不想加重這種苦難,也無意拒絕給德國人民一個機會來設法擺脫這種苦難,只要他們尊重人類的自由並走和平的道路。

美國人民希望把德國的行政管理歸還給德國人民。美國人民要幫助德國人民爭取回到全世界愛好自由與和平的國家的光榮行列中來。

就美國官方的思想來說,這篇講話把摩根索計劃徹底埋葬了,於是一個對德關係的新階段開始了。在謀求德國的支援方面,貝爾納斯已成為莫洛托夫的對手。經濟復興、政治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