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組織工作。在臨時國民政府中,正式由共產黨人任部長的只有農業和貿易兩個部,但是由於共產黨人被委任為一些重要的部的副部長,該黨的地位就大為加強,他們居然能夠改組警察和保安部隊,雖然內政部名義上是掌握在全國農民黨手裡。東部匈牙利處於俄國人直接佔領下,因此臨時政府完全受紅軍統帥部擺佈。但是不管怎麼說,政府中的共產黨和非共產黨成員之間,最初確實真正想要進行合作,來實行他們認為必要的某些基本的經濟和社會改革。
在特里亞農條約所規定的邊界範圍內的匈牙利國土上,並沒有進行過經濟和社會改革,而在每一個從它分裂出去的後起國家中,卻在某種程度上實行了這樣一些改革。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那段時期中,甚至在第二次大戰期間,匈牙利始終保持著一種半封建的秩序。它那已經過時的經濟制度,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工業巨頭和地主的控制下。他們勾結在一起,保護他們的利益,反對革命,現在則是到了根本改革的時候了。因此,在這初步階段,匈牙利共產黨人能夠和那些對推翻現制度同樣感興趣的黨派進行合作,而現制度的許多支持者,則早已隨同薩拉希一起逃跑了。
12月28日,德布勒森政府發表一項宣告,譴責巴爾多希和薩拉希政府的政策,對10月間建立了薩拉希政權的德國暴力行動特別表示憤慨,宣佈對德作戰,並宣告臨時政府已向各盟國政府請求停戰。1945年1月20日在莫斯科簽署的對匈停戰協定,是仿照已在芬蘭、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使用過的格式辦理的。協定所規定的條件有:解除匈牙利境內德國人的武裝,釋放政治犯和廢除種族歧視的法律,保證俄國軍隊可以自由透過匈牙利,遣返戰俘,歸還戰時從匈牙利所佔領的蘇聯和其他鄰國領土上運走的貴重物品和財產,由俄國人沒收一切德國戰爭物資,包括戰艦在內,作為戰利品,並在戰爭持續期間,由俄國人使用一切其他船隻,支付蘇軍統帥部和盟國管制委員會的一切開支,恢復盟國的權利和產權;在逮捕和審訊戰犯方面予以合作;解散親希特勒的“或其他法西斯型別”的組織;由蘇軍統帥部接管一切宣傳工具。由俄國人任主席的盟凰管制委員會將調節和監督協定的執行;在對德戰爭持續期間,該委員會應在俄軍最高統帥部指導下進行工作。臨時政府負責至少提供八個步兵師用於對德作戰,除此之外,其餘的匈牙利軍隊則應置於“和平時期”的基礎上。應採取措施防止德國財產運出匈牙利。協定上的領土條款再次把匈牙利縮小到兩次大戰之間的疆域。1938年11月2日和1940年8月30日的維也納議定書均被宣佈無效,並規定要撤出以前曾劃歸過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或羅馬尼亞的領土,要廢除一切有關匈牙利吞併這些領土的法律和行政條例。而且,還要匈牙利支付賠款,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兩國將分享賠款一億美元。應付蘇聯的賠款數額規定為二億美元,可能還要賠償其他盟國所受的損失留待以後另行估計。匈牙利的民政機關將恢復到離前線五十到一百公里的地方,但必須服從蘇軍統帥部為執行停戰條件所釋出的命令。
停戰條件中提到的民政機關是由各地設立的國民委員會構成的,這些委員會名義上受德布勒森臨時政府管轄。當戰爭尚在匈牙利西部進行時,控制著交通的紅軍當局,有時不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對他們那些被保護的共產黨人的偏愛;國民委員會的合作基礎在許多情況下只是理論而已。儘管如此,在1945年頭幾個月裡,執政黨聯盟中的大多數黨派,特別是小農黨,還是能夠在組織上有所發展。1945年2月攻克布達佩斯後,雖然布達的城堡在蘇軍圍攻時大部被毀,但臨時政府仍能於1945年4月間轉移到該城。
第二節 土地改革
在匈牙利,重行分配土地的必要性長期以來一直遭到忽視,這就為德布勒森臨時政府建立後頭幾個月中的合作行動提供了又一股推動力;1945年3月中旬,政府釋出了土地改革法令,並立即付之實施。新法令適用於一切農業莊園,不管其所有權屬誰。早先為匈牙利地主所有的那些大得異乎尋常的莊園,以及屬於天主教會的巨大地產的大部分,都被劃成小塊分掉,每塊一百約赫或一百約赫以下。到了1946年9月正式宣佈土改完成時,土地重新分配的程序已經達到了永遠無法逆轉的地步。土改法在執行過程中並非沒有過火之處,因為在許多情況下,土地是由農民自己動手奪取的;但儘管如此,參加臨時政府的各黨派似乎都一致同意,土改執行速度之迅猛和改革性質之激烈,都是當時形勢下應採取的最好的方針。這次改革使六十四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