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能及的,德國軍隊繼續保持著攻勢。但是從1943年初起,這種形勢便改觀了。德國的敵人這時採取了攻勢,德國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義務,而同時它的資源卻不斷在減少。可是,直到1944年中期,軍工生產仍在增加,這證明了德國人在本國和在剝削被佔領國家方面的效能都很高。然而,這種增加只是垂死的奮力掙扎而已,因為到那時德國國外的供應來源已經幾乎蕩然無存,無法再進行持久的戰爭了。
不論德國在歐洲建立新經濟秩序的成就多麼小,它無疑在戰爭期間確實從歐洲其他地方取得了巨大的物質利益。雖然從長遠來看,歐洲——蘇聯不算在內——不能提供給德國它所需要的全部物資,但在短時期內,被它佔領的國家和被它統治的國家的生產,以及這些國家儲存的原料,卻證明是具有重大價值的,並且除了石油以外,其數量都足以推遲任何嚴重的缺乏,直到有其他因素介入的時候為止。被佔領國家的工業能力,也證明非常重要,至少在戰爭的中期是如此。因此施佩爾在1944年7月11日舉行的一次會議上說:“到目前為止,德國的軍工生產有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三十是由西方佔領區和義大利供給的,單是義大利就供給了百分之十二點五。”可是,對德國最有用處的,也許倒是非德意志國家提供的額外勞動力。大戰爆發以前,德國缺乏勞動力的現象就很嚴重。在大規模動員入伍的工作開始以後,這種情況有可能急劇惡化。但是透過在德國本土以及在被佔領和被統治的歐洲各地肆無忌憚地使用外國勞動力,德國在戰爭的大部分時期內為自己獲得了充足的勞力供應。這些措施的規模如此巨大,以致1944年春天單在德國就使用了七百多萬外國人,相當於平民勞動力總數的將近百分之二十。
德國在戰爭時期從被它佔領的國家和被它統治的國家總共得到了多少利益,這是無法用金錢準確地加以計算的。有些專案,例如駐在德國境外的德國部隊和官員所消費的物品和勞務,以及不付費用直接弄到德國去的物資,都是無法計算的。還有,外國人在德國做工或是在德國武裝部隊中服役,其價值也是無法比較準確地加以估計的。可是,美國戰略轟炸調查處還是作了一次嘗試,來估計其他國家對德國的作戰所提供的財力物力,在計算時只把那些能夠合理估計的專案考慮在內。屬於這一類的,有向法國、荷蘭、挪威、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波蘭徵收的佔領費用,有德國對外貿易收支中的淨逆差,有用侵略者的貨幣購買的貨物,也有合併地區的生產在扣除了當地的消費和投資以後的淨產值。根據這些計算,在1940年到1944年這五年中,外國出的力,按1939年的物價來估計,共達一千零四十億馬克左右,也就是佔這一時期德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將近百分之十四。外國出的力,使政府在同一時期內可以用來購買武器和裝備的款項——也就是說,在滿足了民用消費、行政費用、軍隊開支、國債利息以及必要的資本支出等各項需要以後剩餘的款子——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七,事實如此,其重要性也就更加充分地顯示出來了。
這種規模的橫徵暴斂顯然在被佔領的同家和被統治的國家裡造成了嚴重的後果。許多國家在飽受兵燹以後,又被盜竊走了大批對德國可能有用的東西。原料、糧食、牲畜、工廠和機器,以及運輸裝置,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到劫掠。生產大幅度地下降,那些獲准繼續生產的工廠,只能集中製造德國人自己需要的產品。德國人征斂的程度,在歐洲各個國家裡大不相同,但是確實可以說,各處的生活水平都明顯地降低,各種東西普遍缺乏的現象也出現了。這種情況由於德國推行的財政政策而更形惡化。用佔領者的貨幣進行採購,在清算帳目上積欠下鉅額債務,凡此對於德國以外的國家所造成的影響是:通貨膨脹急速惡化,商品的供應日益減少,而流通的貨幣數目卻不斷增加。儘管通貨膨脹只在某些地區造成有關國家財政生活的全面崩潰(尤其是在希臘),但是整個歐洲大陸都感到了它的有害影響。
在整個戰爭期間,德國對歐洲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始終沒有改變,那就是為德國榨取最大的好處,而不考慮其他國家的利益。
顯然,保護國以及可能獲得的其他地方的經濟力量,當然必須為了進行戰爭而全部用盡。可是,同樣顯然的是,這些地方對於自己在戰爭中不得不供給我們的那些產品,是不能從大德意志的經濟中得到任何補償的,因為它們的力量必須全部用來進行戰爭和供應國內平民的需要。
這項政策宣告是作為1939年5月舉行的一次會議的結果而發表的。在此後五年中,它始終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