硤逖櫚降鹿�木�鋁α渴保�飧魴�家丫�礱髁耍��聳狗ü�⑼��彩褂⒐�芄患絛�嬖諳氯ィ��淖饔檬遣豢苫蛉鋇摹D承┯性都�姆ü��渭液陀⒐��渭遙��1904年和1904年以後,在當時還無法估計其大小的德國威脅面前,為了消除他們兩國之間的矛盾,曾經互相作了讓步,但是,甚至這些政治家,也不曾認識到,德國的實力究竟有多麼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人們才看到了德國威脅的嚴重程度;大戰以後,英國的政治家對法國人當時痛心地意識到的那種現實狀況,實在沒有理由熟視無睹。英國不肯批准戰後對法國的保證,這給英法關係一個狠狠的打擊,使兩國的關係從此沒有恢復過來;從那時起,這兩個曾經在1914年到1918年間依靠這一協約共同得到拯救的夥伴,步調就越來越不一致,直到1940年6月終於悲慘地分道揚鑣為止。
對於這種指責,在兩次大戰之間的年代裡,英國政治家們或許會作這樣的回答:光是向他們過去的盟邦法國提供軍事上的保證,來防止他們過去的敵人德國萬一再度發動侵略,只不過是在試圖解決德國問題方面的一種消極措施。他們或許會提出這樣一種積極的解決辦法:應使德國與西方國家恢復相互禮讓,使能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結成夥伴,先是成為平等的,然後成為樂意合作的夥伴。為了收到這一積極的效果,英國人竭力幫助德國去恢復戰前的繁榮,使德國與它所進行貿易的一些國家在經濟方面能相互得到好處。但是,英國的這種建設性的、有遠見的政策,卻被法國想要使那個暫時被打敗的德國永遠貧弱的盲目企圖所破壞了,這個企圖到頭來是註定要失敗的。要是英國對此提出任何抗辯的話,法國會回答說,法國對英國的建設性政策之所以進行這一致命的破壞,其責任主要還是在於英國。因此,英國的政治家們理應早已預見到:沒有法國的默許和合作,他們就無法幫助德國復興,他們也無法使法國人欣然支援英國的這一政策,除非他們開始向法國提供軍事方面的保證,因為如果沒有這種保證,法國將永遠不會感覺安全,從而使它對德國採取的行動也永遠不會具有必不可少的睿智和大度。英國的政治家們理應還看到:由於他們自己在當初把該做的事情疏忽未做而犯下了錯誤,結果給了當時的法國總理普安卡雷一個促使法國對德國進行壓制的機會,這時他們必須向法國施加事實上比以往任何時候要大得多的政治壓力,以阻止法國不致走極端,而使德國人的怨氣達到無可消除的地步。事實上,英國人是為了滿足不承擔任何義務的妄想而犧牲了一切。他們不批准對法國的保證,拒不承擔義務,他們不肯負起責任去抑制法國,使之不致激怒德國;而當他們最後承擔起那個公正無私的1925年洛迦諾公約規定的義務時,為時已太晚,無法彌補已經造成的心理上的損失。他們在保持自己行動自由的名義下,那時候已經反躬自責,不得不投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儘管這場災難正是他們一直要想避免的。
英國在兩次大戰之間這段時期裡失策的嚴重後果是:法國同中歐和東歐的那些繼承哈布斯堡、羅曼諾夫和霍恩佐倫帝國的國家締結了軍事上既不可靠、政治上又預兆不祥的互相保證的條約;法國佔領了魯爾區;義大利進攻阿比西尼亞後,英國要求法國同它聯合起來,至少要做到援引國際聯盟的盟約一起去對付義大利,卻遭到了法國的拒絕;最後,在1940年6月,法國決心要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寧願由希特勒去擺佈,也不願接受丘吉爾在1940年6月16日提出的那個聳人聽聞的建議,要英法兩國結成一個政治聯盟。從那時起一直到維希政權垮臺,法國普遍表現出仇英的情緒,這種敵意在阿比西尼亞發生危機期間,從法國人對英國的態度中就已有預兆了。這是從1918年停戰伊始就積累起來的怨氣的公開爆發。可是,如果英國是在1919年,而不是在二十一年半以後,早就把丘吉爾願意提供但已為時過遲的那些援助拿出十分之一給法國的話,法國人或許根本不會有這股怨氣。
在法英兩國的關係日益不愉快和惡化的這種心理背景下,兩國人民都不得不正視希特勒領導下德國回到軍國主義老路的威脅。在希特勒上臺到他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七年中,英國人的意志為一系列令人沮喪的考慮而削弱了,英國與法國的關係越來越疏遠,是令人沮喪的原因之一。使英國人感到沮喪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意識到美國人正如英國人一樣,一心要維持“正常狀態”——所不同的只是美國人用了另一個同義詞“正規狀態”,而且在實現這同一目標時,比英國人稍有把握。第三個令人憂慮的原因是:他們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