爍饗羆蘋��7月25日丘吉爾致電羅斯福。他說,為了取得勝利,“我們應不失時機,立即(一)就我們共同需要的主要作戰武器作出意見一致的估計……(二)然後考慮如何由我們聯合生產以滿足這些需要”。
“勝利計劃”由兩國的軍事首腦在1941年8月的大西洋會議上討論研究,同時也考慮了對俄國的援助。8月30日,羅斯福請陸軍部長和海軍部長立即擬訂一項直到1942年6月30日為止的美國生產的軍火在美國、英國和俄國之間的分配計劃。
同時,生產管理局調查統計處處長斯塔西·梅奉派前往倫敦,和英國軍需主管部門一同作出估計。作為第一步,編成一份直到1942年底為止的英國、加拿大和美國的生產和庫存的統一對照表。對已有的產品根據戰略需要進行分配,以及為了實現勝利而需要增加的數量,先由英美高階參謀將領和官員在倫敦開會討論,然後英美代表團於9月底動身前往莫斯科,和斯大林討論俄國所需要的供應。
這些估計顯示出當時的生產和長期的戰略需要之間有很大的距離。既然英國的軍工生產不可能再增加多少,供與求之間大得可怕的差額就必須由大大地擴充美國的軍工生產來補足。在華盛頓,在估計出美國的陸軍、海軍和運輸需要以後,再加上根據租借法估計要向英、俄兩國提供的物資數量,就可能編制出美國總共必須對“勝利計劃”貢獻多少力量的計劃。12月4日,斯塔西·梅把對“勝利計劃”所作的最後分析,以及根據美國工業潛力來看此項計劃能否實現的一份報告交給了納爾遜。報告清楚地說明,只要美國人民準備接受一種全面的戰時經濟,“勝利計劃”的目標是能夠達到的。1940…1941年間經歷的許多遲延和困難,都是由於美國人不準備經受各種管制和束縛而造成的;一個自由的民族除非在發現自己真正處於交戰狀態而受到激勵的時候,通常是不肯接受這類管束的。不論是政府,還是工廠主,或是勞工,對於要把國家的生產徹底轉變為以戰爭為基礎,都沒有準備。產量始終未能趕上迅速增長的需要,雖然透過嘗試和摸索也應付和解決了許多問題,朝著工業動員邁進了一大步。1940年第三季度只生產了飛機一千六百十二架、海軍艦艇十四艘和商船十四艘,而1941年第四季度的相應數字是飛機六千八百八十四架、艦艇三百四十四艘和商船二十九艘。
能否把“勝利計劃”所要求採取的管制和束縛強加在處於和平狀態的國民身上,這個問題事實上並沒有成為一個實際的爭端。在此項最後的分析報告提出後三天,日本就動手打起來,次日美國就參加到交戰國的行列中去了。
雖然以上各頁已經把美國的生產問題一直敘說到它參戰的時候,但是還有必要回溯一下1941年春天的情況,以進一步闡述美國在作為反軸心國家的一個非交戰“盟友”的後期階段中主要的政治發展情況。
1941年3月租借法的透過是一種明顯的證據,說明大多數美國人同意有必要對英國“除參戰外”給予一切援助。問題的關鍵在於“除參戰外”這幾個字。美國國內在應該冒多大風險以確保美國物資安全到達英國這個問題上,意見分歧得很厲害。這種分歧甚至在內閣裡也存在。陸軍部長和海軍部長要求採取更直接的行動,而國務院則主張謹慎行事。
直接援助的方法可以把更多的海軍艦艇轉讓給英國,或者讓美國海軍在大西洋參加護航。其中第二點是1941年全國範圍內爭論的主題。反對租借法的人已認識到對英國租借戰爭物資的必然結果是要採取行動以確保這些物資的安全交貨。他們已經爭取到透過了一項修正案,說明租借法不能被解釋為允許美國海軍護航,可是未能達到他們的主要目的:明確地禁止使用海軍。該議案透過後,辯論繼續進行下去。援助盟國委員會發動了一個贊成護航的運動,得到了主要的報紙、作家和演說家的支援。
3月15日,羅斯福在對全國的廣播演說中說道,美國決心履行它要做民主國家的兵工廠的諾言,並講到需要維持“跨越大洋的十分重要的橋樑——替那些為正義而戰的人們運送武器和食物的船舶之橋”。至於用什麼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則沒有說明,實際上也沒有決定。
史汀生和諾克斯、斯塔克和馬歇爾都相信,由於英國船隻損失慘重,英國要保護大西洋的通道,必須有美國海軍幫助。美國海軍在大西洋護航的計劃,已由海軍部擬定,並在1941年1月至3月的英美參謀工作會議中經過審查。史汀生在他的日記中記載說,3月24日他和諾克斯都認為緊要關頭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