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生產總的趨勢的廣闊背景來看,德國的成就毫不驚人。同1929年生產的繁榮水平相比,聯合王國產量的增長在1937年就比德國更為明顯,更不用說日本或蘇聯了,至於用生產的蕭條水平相比,美國的恢復比率至少同德國的一樣快。不過,賦予德國經濟力量以巨大意義的,最重要的是它同法國相比的相對的增進。因為在德國擴大生產的時候,法國的生產實際上是滯留在略高於蕭條時的水平;當德國在1938年保持擴大產量的高比率時,在美國、聯合王國和法國卻發生了生產的絕對收縮。
上述生產發展與七個國家中每一國的就業水平和每人工時生產率密切相關。除了下文提到的幾項保留外,後一概念粗略地衡量了每一國就業人口效率的提高情況。大致說來,1937年每人工時生產率與1929年相比,在義大利和德國約提高百分之九至百分之十,在美國和聯合王國提高百分之二十,在日本提高百分之二十一,在法國提高百分之三十三,而在蘇聯提高約百分之七十。同樣,沒有跡象表明德國的真正生產力或勞動效率要比其他國家發展得更好。看來情況恰巧相反,民主國家或共產主義蘇聯的勞動效率的增加要比納粹政權統治下的德國為高。
在許多影響效率的因素中,只需提到少許就夠了。最重要的是現有工業能力的利用程度。就生產裝置利用不足可能使生產活動集中於最有效的工廠而言,每人工時的生產率在這種情況下似乎高於充分利用生產能力的情況,據估計1935年工業能力利用率,法國為百分之六十,美國為百分之六十六,德國為百分之七十六,聯合王國為百分之八十,義大利約為百分之八十,日本和蘇聯為百分之九十五至一百。除了生產能力的利用問題外,縮短工作時間可能增加了個人勞動強度因而增加了每人工時的產量。由於進行教育和技術培訓而提高了勞動技術,同樣可能提高每人工時的產量;由於透過淨投資而增加工具和裝置,或是由於只靠折舊費的積累轉化來的投資而向工人提供較好的工具,每人工時的產量也會提高。至於上述各不相同的因素哪一種對提高生產率的影響有多大,那就很難確定。因此,在解釋七國中每一國增長的意義和原因中,我們只能考慮最主要的因素。
蘇聯在第一個和第二個五年計劃這段時期內收穫了積極投資的成果。人們指出,以工業部門僱用的工人人數進行比較,1928年以前蘇聯的失業狀況高於七國中的任何其他一國。因為沒有足夠的工廠和裝置,所以不能吸收失業工人。但是在兩個五年計劃期間,投資的費用創立了工業生產能力,所以大約從1930年以來,阻礙產量增長的主要環節是缺乏適當的勞動力而不是缺乏生產能力。工業勞動力日益增加,其專門技術隨教育的同時擴充套件而提高,而且正在最新式裝置的工廠中被僱用,這個情況就是俄國勞動生產率巨大增長的原因。俄國勞動力的生產力的增長成為工業生產增長的主要來源。因為1937年整個工業產量的百分之八十是由新建或由徹底改建的工廠所生產,或許可以假定,勞動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建立在更多更好的工具和裝置的淨投資的基礎之上的。
日本也是直到1935年由於工廠的最後的擴大和現代化才造成勞動效率的提高。但是在那一年之後,新的投資沒有跟上農村剩餘人口繼續進入工業的步伐,結果隨之而來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工廠生產能力。由於工廠連續滿負荷運轉,機器難於保養,同時,又因為遇到了供應合適的勞動力的困難(必須略微增加勞動時間),1935年以後每人工時生產率開始下降。儘管如此,日本生產率的提高就象蘇聯一樣,是1929年到1937年生產大增長的重要因素。但是這兩國已在竭盡其可用的生產資源這一點,就意味著至少在短期內它們已獲得的經濟力量不可能有巨大增長。
法國和美國每人工時的高生產率,則是由一系列完全不同的情況造成的,其意義也與日本和蘇聯的迥然不同,法國人口增長停滯,生產能力利用率低,這就使增加現有工廠的刺激因素限於狹小的範圍。在沒有新的投資的情況下,勞動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耗盡工業勞動力得來的。1937年工業部門僱用的人力比1929年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一;二十年代來到法國的許多移民在三十年代返回自己的出生國,而許多法國人又離開城市到鄉村去,所以留在工業部門的很可能是技術較好和效率較高的工人。有助於提高勞動效率的其他因素包括整頓某些工廠,生產集中於最有效的工廠。儘管每一正常工作周減少百分之十六的工時很可能加強每人的勞動強度,但是這種以減少工時來提高生產率的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