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它不能決定出口量。它的出口依賴於它所不能控制的國外需求的波動。因此,儘管有外匯管制和自給性專案來供應急需,德國出口量的波動在其保持充分就業的努力中仍是一個問題。為了逃避這種困境,德國規定同擁有對德國有補充性的自然資源的各國簽訂長期的補償性合同,從而獲得必不可少的供應。
不過,鄰近德國的大部分國土的地理和氣候條件都與之相似,結果只能提供相似的而不是相輔相成的生產機會。熱帶亞洲、南美和非洲的農產品、礦產品,對於德國製造商的輔助作用遠遠超過大部分歐洲的資源。但是同非洲國家簽訂長期合同以獲得大量供應的可能性很有限,因為非洲大陸五分之四以上的貿易都是同德國在歐洲的對手的帝國所屬領土進行的。
在三十年代,擁有殖民帝國的歐洲國家從它們的非洲殖民地和自治領以及亞洲屬地增加進口。南美的情況則不同。那裡和非洲不一樣,都是由政治上獨立的國家組成的。因為隨著美國的不完全復甦,它從拉丁美洲的進口削減了,也因為擁有殖民帝國的歐洲國家把採購的地點集中在飄揚著它們旗幟的自治領和附屬領土,拉丁美洲便能同德國和日本自由締結補償貿易協議。這類協議能使德國在和平時期從一些互補性的南美國家獲得“保證”供應,但在戰時卻不能保證這類供應。正是出於這種政冶理由,德國也把它的貿易精力集中在經濟上不那麼相輔相成的歐洲國家,尤其是東南歐國家。不過,把幾個國家組成一個軍事安全聯合地理單位的政治概念,同輔助資源國家聯合的經濟概念是不一致的。為了克服這一困難,德國設法使東南歐國家集中生產它所需要的原料,並取得了某些成功。
在過去,各國政府對於貿易的地理模式所施加的影響很小,因為貿易的進行所根據的原則是最惠國條款、非歧視性和貨幣的可兌換性,而且幾乎完全受關稅的調節。但是所有這些隨著國際商定的貨幣和貿易守則的解體改變了。世界分裂成多少是長期性地區貨幣集團——中歐和東南歐的“外匯管制”集團,西歐的“金本位”集團,北歐和英聯邦的“英鎊集團”,日本的東亞“日元集團”——於是傾向於鼓勵在各自的貨幣集團中進行貿易,因為每一集團內部都有匯率穩定。三十年代的歧視性貿易政策改變了世界貿易的地理模式。作為貿易政策手段的雙邊清算,不可避免地意味著歧視其他國家,但基於限額和關稅特惠的貿易政策也是如此。在聯合王國於1931年廢除了自由貿易原則之際,它於1932年的渥太華協定中規定了英聯邦內部特惠的原則,從而對世界其他地區實行岐視性政策。法國主要依靠限額和特惠協定作為調節進口貨物的手段,而美國總的說來採用直接的關稅的作法,避免貿易上的歧視,對於從菲律賓進口的糖等給予優惠則是例外。聯合王國也小規模地利用限額和雙邊清算。確實,不是德國最先把雙邊手段帶到南半球的,而是聯合王國,先是在渥太華成功地把它用到自治領上,而後又於1932年同阿根廷簽訂的支付協定中使用了這一手段,這使得美國很不高興。儘管如此,納粹所運用的雙邊原則在他們有意安排的歧視性貿易政策的武器庫中成了最有力的武器。他們認識到,“國家經濟和政治權力不僅必須在本質上就存在於國家對外貿易的大小幅度中,而且必須存在於國家進出口貨物在其貿易伙伴中的分配之中。”
透過對1929年和1938年每個強國與其經濟集團成員進行貿易的情況進行比較,能夠看到世界貿易分崩離析的大致跡象: 表IX貿易集團(佔大國貿易的百分比)
…… 自集團進口 向集團出口
1929年 1938年 1929年 1938年
英國:帝國 30 42 44 50
英國:其他英鎊集團 12 13 7 12
法國:帝國 12 27 19 27
義大利:殖民民地和衣索比亞 0。5 2 2 23
日本:朝鮮、臺灣、廣東、滿洲 20 41 24 55
德國:巴爾幹半島各國 4。5 12 5 13
德國:拉丁美洲 12 16 8 11。5
雖然德國在東南歐的毗鄰各國已成為它的經濟夥伴,但它們提供給德國所需貨物的份額要小於圍繞其他大國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