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供職的,而不是一名由英國政府任命的官員。
6月4日,達拉第也接著公開宣稱,德國和義大利關於包圍的指責是沒有根據的。這是在一次向激進社會黨執行委員會發表的講話中說的,達拉第還小心謹慎地向他的黨保證,他的政府決心使法國在反抗侵略的新的立場上發揮充分的作用。不過,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直到6月底為止,在他們的公開講話中是把努力方向主要放在向德國保證:和平解決的道路仍舊是敞開的。6月8日在回答國會的一個問題的書面答覆中,張伯倫扼要地重述了他在5月11日和19日發表的“沒有包圍”的宣告。同一天哈利法克斯也在上院發表了一次講話,在講話中他對墨索里尼5月14日在都靈所作的一項宣告感到很受鼓舞,那項宣告是說,據他看來,沒有任何國際問題是值得為它打“一場按照事情的邏輯發展必將成為一次世界大戰的戰爭”。
假定雙方都是善意的,而且都深信諾言將得到遵守,哈利法克斯想,那就也許還有可能“從歐洲的詞彙中取消侵略”。他詳細地解釋,張伯倫在5月11日的講話中所提到的英國理解德國人對包圍的反感,並向德國保證,英國人民“將仍舊誠懇地希望,如果他們認為是可能的話,與德國達成這樣的一種諒解,即也許不僅有助於特殊問題的解決,而且也許還可以把兩國的關係放在一個相互信任的穩固基礎上面”。哈利法克斯也重複了張伯倫的保證,即並不希望在經濟方面使德國為難。歐洲各國的獨立可以被單方面的行動摧毀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任何想這樣做的企圖顯然將遇到廣泛的和堅決的抵抗。但是假如各國的獨立得到承認,陛下政府不僅願意而且渴望去探索經濟的生存空間的整個問題,不僅是為德國,而且也是為……一切歐洲國家。
只要德國的要求在會上能得到考慮的一次會議,看來有一個真正的成功的前景,那麼,這個政府就要對它作出最大的貢獻,它“只是急切希望……看到互相對立的各種要求在一個可能獲得持久和平的基礎上得到調整”。哈利法克斯以一個警告來結束他的講話,他警告“那些完全有能力去突然發動一場衝突的人”,不要看錯了“他們正在冒的風險的性質,也不要對隨時可能被迫違反其信念而走向行動的那些人的脾氣和目的產生誤解”。但是他的講話留給德國聽眾的主要印象似乎仍是:英國政府主要關切的是避免戰爭。
在6月9日和12日的隨後幾次聲朗中,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又強調了英國願意利用它的影響來促成一項公平的解決,如果討論可以代替暴力的話。6月13日,亨德森會晤了魏茨澤克,在會晤中他宣稱,英國的重整軍備並不意味著它考慮打一場先發制人的戰爭,並建議一俟英俄會談結束就可重新開始英德討論。當德國駐倫敦大使馮·迪克森在6月16日會見哈利法克斯(他再一次否認了德國人的所謂包圍)時,他心中或許也想著這一建議。無論如何,迪克森表示了這樣的意見,即“當這些(英…法…俄)談判這樣或那樣地解決了之後,局勢將會比較鬆動”。
6月23日,英國政府送出了對德國4月27日廢除英德海軍協定的備忘錄的正式答覆。英國照會再一次宣稱,德國把英國的政策描述成一項包圍的政策是“沒有任何理由的”,是“對英國的目的的一種誤解和錯看”;那些目的只不過是想“幫助小國家在享受它們的獨立方面能感到安全”,從而對消除德國最近行動所造成憂慮有所貢獻。照會也再一次否認陛下政府有“限制德國貿易發展的意向或願望”,並宣稱它的“一貫願望……遠非想促進一場與德國的戰爭,而是一向是和現在仍舊是在相互承認雙方需要的基礎上建立英德關係,並一貫地對其他國家的權利給予應有的照顧”。在它的長篇照會中,對德國人為廢除這項條約而舉出的理由,作了詳細的檢查和反駁;在照會的末尾英國政府提到了“就將來的各種問題舉行談判”的問題,對於這種談判,德國政府在它的備忘錄最後一段中曾宣稱它自己是已作好了準備的。英國政府表示,它對德國政府心目中的談判究竟是哪種型別,感到無法斷定。它覺得,就德國廢除海軍協定而產生的技術性問題交換意見是有益的;但是,如果納粹黨人考慮談判一項海軍軍備方面的新協定,英國政府希望首先知道,他們對討論應在何時舉行持什麼看法,其次,“德國政府將提出怎樣的辦法來保證,在新協定的有效期間任何廢除或修改新協定的行動部能得到雙方的同意”。
6月24日在卡迪夫發表的講話中,張伯倫把所謂的包圍說成是,對英國的態度的“一種醜惡的歪曲”。27日,達拉第宣佈,議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