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0部分

倏�淮喂�駛嵋椋��獾攪擻⒐�木芫��餼筒荒懿輝詼砉�說男鬧兄匭亂�鴟唔�突騁桑ㄕ庠��1938年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危機期間西方對待蘇聯的態度所造成的,而且斯大林在3月10日也公開這麼表示過)。在以後幾個星期裡,西方政府集中精力同當時看來正處在大難臨頭危險中的東歐各小國打交道,而在向波蘭、羅馬尼亞和希臘提供保證的談判中又不把俄國人當作主角看待,這就進一步得罪了莫斯科。對於莫斯科被拋在一邊一事,李維諾夫曾不止一次地表示過不滿,而英國外交部卻回答說,他埋怨是沒有理由的,因為對他在倫敦的代表邁斯基“在每個階段都打過招呼”。

英國打算在3月底派一位大臣到莫斯科去,這樣就可望把由於上述原因而籠罩在英蘇關係上的烏雲驅散掉一些,特別是因為這位大臣在3月15日德國發動軍事政變之後已取消了他在柏林停留的計劃。派海外貿易大臣R·S·赫德森(後為赫德森子爵)率領一個貿易代表團在3月下半月訪問柏林、華沙和莫斯科一事早已安排定了。雖然後來放棄了訪問柏林的計劃,但計劃中的其他地方都去了。赫德森和他的同事們是在3月22日到莫斯科的;在這之前一天塔斯社釋出的一份公報曾經用指責的口氣報道說,俄國召開一次國際會議的建議已經被英國認為是不成熟的。赫德森公開宣佈的促進英國和蘇聯之間貿易的目標被某些方面認為是其某種政治使命的煙幕彈,這也許是不足為怪的;但是如果李維諾夫曾經希望同赫德森就當前的政治問題進行徹底的討論,那他肯定是大失所望了。他和赫德森的確有過一兩次談話,但赫德森在談到英國的政策時顯然是小心翼翼的,而且他和他的同事們的談話範圍也根本沒有離開他們的主題——貿易關係。3月28日赫德森訪問結束時發表的公報提到了在經濟問題上有很多重要的意見分歧,希望這些分歧在倫敦的進一步談判中將會獲得解決。公報還提到“雙方就國際政策友好地交換了看法”,表明俄英兩國“在鞏固和平方面的態度上有著共同之點”,並表示相信這種個人間的接觸將“有助於鞏固蘇英兩國的關係和為解決和平問題而進行的國際合作”。遺憾的是,就連這個公報後來也變成了產生摩擦的新的根源,因為倫敦的外交部一直希望不要公開宣佈有關政治問題的討論(無疑是為了不要妨礙它同波蘭的談判,這項談判當時正處於微妙階段)。然而,當西茲去向李維諾夫轉達此意時,他發現已經太遲了,已無法阻止公報的發表了。他這樣做反而引起了進一步的懷疑,認為英國的動機就是不希望使赫德森的訪問帶有任何政治上的重要性。

就西方國家政府試圖組織一個安全體系一事而言,蘇聯政府事實上在4月中以前一直是被撇在一旁的。在那時提交給李維諾夫的新建議和以後雙方的交換意見將在下文敘述。在4月15日收到英國新的建議之後,蘇聯政府立即向德國進行了試探;但在三週之內莫洛托夫就接替李維諾夫擔任了外交人民委員。

也許李維諾夫已意識到他的地位不穩,所以他在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裡還爭取主動,作了最後一次的嘗試,把副外交人員委員波將金派到英國外交在那裡特別活躍的東歐和巴爾於各國首都去作一次親善旅行。4月25日,波將金到了布加勒斯特,次日又到了索非亞。他在安卡拉停留了一個星期(4月28日至5月5日),在5月7日和8日再度訪問了索非亞和布加勒斯特,並在回國途中於5月10日訪問了華沙。在波將金第二次到布加勒斯特時見過他的羅馬尼亞外長加芬庫後來說,波將金在訪問期間並沒有做什麼事,不過是散佈了一些“安慰人的空話”,並表達了蘇聯對其近鄰們的善意。加芬庫還宣稱,波將金特別對蘇聯向西方國家達成協議的前景抱樂觀態度;並對蘇聯同軸心國可能和解的傳聞進行闢謠,說這是德國為了阻撓英、法、俄三國談判獲得成功而採取的一個行動。

5月3日,當波將金在安卡拉的時候,他換了一個新上司的訊息公佈了。李維諾夫因“他本人請求”辭去外交人民委員的職位,已由莫洛托夫接任。李維諾夫在莫斯科的外交部當了八年的領導,在此期間,儘管有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和關於清洗的訊息以及其他震撼西方的俄國國內事態的變動等問題從中作祟,他還是大大地提高了他的國家在國際講壇上的威望。的確,他在外交上的成就可與塔列蘭在1814年的那些成就相輝映。根據事後發生的一些情況來看,李維諾夫的離開外交部顯然是政策發生激烈變化的一個預兆。正如丘吉爾後來所寫的:“這位被德國視為眼中釘的大名鼎鼎的猶太人,頓時象一件破工具似的被扔到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