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部立即派出五千飛騎馳援。”趙佗肅然領命,當即回身做了部署。

終於,天漸漸亮了,瀰漫原野的大霧也漸漸消散了。

及至午時戰飯,王翦的兩萬餘幕府人馬已經變成了事實上的掠陣後軍。從清晨開始,在秦軍四十萬大軍輪番攻殺下,項燕的主力營壘撐持了不到三個輪次便開始鬆動。半個時辰間,楚軍的壁壘破缺從一處迅速瀰漫為十餘處二十餘處,萬千秦軍連壕溝車也不用便呼嘯著躍過壕溝,推倒踏倒了不甚堅固的土木磚石鹿砦,洪水般湧進了汝陰營壘與楚軍糾纏廝殺在了一起。不及項燕下令——事實上,此時的軍令司馬也無法到達任何一個將軍馬前——楚軍便一發不可收拾地潰退了。秦軍後續力量如江河連綿,一浪高過一浪地在廣袤原野壓向東北。短短兩個多時辰,王翦的中軍幕府便落到了最後。遙望已經是一片血火廢墟的汝陰營壘,王翦突然下令:追殺戰交蒙武老將軍統領,幕府軍馬兼程疾進直渡淮水,與章邯部合圍郢壽!

“上將軍,幕府軍馬做助攻偏師,太奇太險!”趙佗立即反對。

“此時根本,不能叫楚王脫逃!奇險與否,不足道也!”

“上將軍始有奇兵!末將遵令!”

趙佗不再爭辯,立即揮師直奔東南方向的難水渡口。為將求戰,趙佗自然強烈渴盼進入戰場拼殺。然以兵家常理,此時大軍追殺,淮北顯然是主戰場,大軍統帥顯然該當坐鎮淮北。上將軍王翦素來常戰無奇,這道撇開主戰場而直奔楚國都城的軍令便顯得分外突兀。趙佗身為護衛幕府的大將,縱然求戰心切,也得明白提醒主帥有違常理的風險。及至王翦一說根本,趙佗立即恍然。事實上,以秦軍大將的戰場才具與士兵戰力,此等大追殺已經全然不需要將令部署了,此時的幕府軍馬坐鎮淮北可說已經無用。就全域性而論,楚軍主力大潰敗之後,能否捕獲楚國王室立即顯出了重要性。

趕赴淮水渡口的路上,主戰場軍報一道道接踵而來,各路攻殺進展很是迅猛。暮色時分,王翦人馬準備渡河時,快馬軍使送來了蒙武的大追殺最後方略:楚軍主力已經被堵截在蘄城郊野,秦軍各部封鎖了方圓百里的所有要隘出口,只留垓下山塬一處逃路,一俟楚軍“突圍”逃入垓下谷地,秦軍立即圍困垓下,迫使楚軍糧絕而降。王翦大是舒心,二話沒說便在那張羊皮上大筆畫了一個好字。蒙武能以拼殺最少的圍困之法解決最後的大追殺戰,與王翦一再申明的總方略完全吻合——秦軍南下廣袤之地,能否最大限度地節省兵力,乃成敗根本也。

次日清晨,兩萬餘幕府人馬全部渡過了淮水。一上岸,王翦便下令趙佗率兩萬隴西飛騎先行趕赴郢壽合圍,幕府三千人馬隨後趕來。隴西飛騎為秦軍騎兵之最,人各兩馬換乘,最宜飛兵突襲。趙佗一奉將令催軍直下,兩個時辰便轟隆隆壓到了郢壽城下。此時,先於趙佗半日抵達的章邯部已經在城外展開了各式大型器械陣式,城池已經圍定,所缺者正是一支策應截殺兵力。趙佗軍趕到,章邯大喜過望,立即與趙佗一番會商,重新部署了秦軍圍城兵力,只待王翦趕到決斷是否攻城。

暮色時分,王翦的三千幕府人馬開到了郢壽城下。

戰飯晚湯之後,對著楚國地圖,王翦對章邯趙佗先講述了楚國地理大勢。戰國末期之楚國,世稱“三楚”:淮北四郡(楚國郡,非後來秦郡),沛郡、陳郡、汝南郡、南郡為西楚;江東三郡,東海郡、吳郡、廣陵郡為東楚;淮南五郡,衡山郡、九江郡、江南郡、豫章郡、湘郡為南楚。自楚國將都城從陳城遷到淮南的郢壽,南楚便成了楚國根基。唯其如此,攻克郢壽捕獲楚王,是平定南楚的軸心之戰,而平定南楚,則又是平定整個楚國的軸心之戰。是故,攻郢壽之戰雖規模不大,卻事關根本。郢壽城北有淮水,南有大澤芍陂,水上退路方便快捷。然正因為如此,郢壽城池遠非淮北陳城那般堅固高厚。基於種種實際情勢,王翦的攻城方略明白簡單:章邯軍以連弩大箭破城破門,趙佗軍衝殺入城搜捕楚王。末了,王翦神色肅然地叮囑道:“楚地廣袤,水網密佈,若楚王逃脫,將比燕王喜更難捕獲。為此,趙佗部之重心不在佔據王城,而在捕獲楚王!章邯部一俟城破,當立即展開步軍,截殺城內逃脫殘部。老夫幕府再分兵兩千,於各個道口遊擊堵截。如此,可保萬無一失。”

“秦商義報說,楚王意欲降秦,要否派一特使入城說降?”章邯問。

“不須。”王翦一笑,“負芻降秦,楚國世族所願也。”

“奇!為甚來?”趙佗又困惑又興致勃勃。

“楚國老世族各有根基,皆欲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