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桶金來的有點兒不明不白,一旦有人追究此事,必然是一個鋃鐺入獄的下場,億萬家財被罰沒充公也是意料中事。
既然如此,大家肯定是對於胡潤炮製的福布斯排行榜感到痛恨異常了,事實上很多人在得到通知說自己即將上榜的時候,都恨不得直接僱人把那些好事之徒給殺了。這不是害人嘛!
範無病之所以能夠保持低調,主要是跟他的經營策略有關係的,因為他所擁有的這些企業和產業,都是不公開上市的,因此外人無從查起,誰也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錢,如果僅僅是依靠估算的話,這個結果怕是會相差很大的,福布斯也不敢冒這個險來得罪範無病。
畢竟,如果到了這個基層的富豪想要殺一個人的話,只要表示一下態度,立刻就有大批的國際殺手肯去做這事兒,想要追查兇手簡直就是一句笑話。
截至目前,範氏投資集團屬下的情報部門所發出的警告,還沒有人敢於等閒視之。
今年後半年的另外一個重要話題,就是美國終於發動了對阿富汗的戰爭。
美軍在阿富汗最重要的軍事行動——“持久自由”於十月七日正式打響,此時距離911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還不到一個月。美軍在阿富汗展開了一場新型戰爭,以推翻塔利班政權並摧毀基地組織。
由於阿富汗地處內陸深處,依靠地面部隊大規模進攻作戰顯然不太可能,所以美軍主要依靠巡航導彈和各種作戰飛機(包括AC—130、戰略轟炸機和配備了精確制導器的戰鬥機)對敵實施空中精確打擊,地面目標的標示工作由特種部隊使用衛星裝置、鐳射裝置和GPS系統配合“捕食者”無人機一同完成。新型空中精確打擊和利用資訊網路同阿富汗北方聯盟部隊聯合實施的地面進攻行動,為即將展開的後續行動做好了鋪墊。
起初,美軍的作戰行動進展緩慢,因為在戰區進行兵力部署、建立適當的後勤保障基地,以及爭取友鄰國家包括烏茲別克和巴基斯坦的配合等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截止到十月十九日日,美軍特戰隊和中情局特工已經與北方聯盟順利接洽,中央司令部可呼叫的作戰飛機和軍艦已分別達到四百架和三十二艘。其中包括兩艘航空母艦。
在之後的時間裡,他們取得了重大勝利。
美軍透過空襲迅速摧毀了塔利班武裝的基地、指揮部和防空設施,並切斷了其後勤補給。地面的北方聯盟部隊缺乏重型裝備,兵員數量也僅為敵軍的一半,但在美軍空襲行動的支援下,他們穩步挫敗了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的抵抗。
包括塔洛坎、昆都士、柯爾特和馬紮裡沙伊謝里夫在內的阿富汗北部重鎮在三週之內相繼被攻陷。十一月九日日,敵軍在阿富汗南部的最後一個要塞城市坎大哈被攻陷。十一月十三日,敵軍主動放棄了首都喀布林。
十二月二十二日,美政府官員參加了喀布林勝利慶典,哈米德卡爾扎伊領導的親美政權也於當天建立。
儘管敵軍已經撤離了主戰場,塔利班政權也已垮臺,但戰爭卻並沒有結束。
情報表明,塔利班和基地武裝分子殘部正在阿富汗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處的白山地帶聚集。特別是,包括本拉登和基地組織其他骨幹成員在內的眾多敵軍在托拉博拉地區聚集。
十一月三十日,配合日漸默契的美軍別動隊和阿富汗盟軍組成的地面部隊結合空襲行動,對托拉博拉發動了一次大規模襲擊。此次參戰的阿富汗盟軍是扎埃特軍閥麾下的普士頓自衛隊,而不是戰鬥經驗豐富的北方聯盟部隊。
美軍空襲火力甚猛,但普士頓自衛隊卻表現不佳。
結果,這次戰鬥雖然擊斃擊潰敵軍數百人,但卻讓更多的敵軍潛逃到了巴基斯坦。
有報告認為本拉登和他的同黨也一併逃脫。
盟軍部隊未能有效切斷所有逃竄路線,是導致逃敵數量巨大的主要原因。同時。部署在阿富汗境內的地面部隊規模太小。在阿富汗戰場的多次戰鬥行動中,托拉博山之戰的失利和因此喪失的戰機讓美軍意識到,如果日後再在此地開展類似行動,勢必要擴大地面部隊的規模。
如果是在十幾二十年前,像如今這種集中式空對地打擊模式是不可能被採用的。
越戰之後,美國空軍和海軍摒棄了空對地火力支援打法,開始強調空中攔截、封鎖和戰略轟炸,空軍雖然裝備了A…10用於空對地支援,但數量很少,噴氣式戰鬥機才是主戰裝備。
但近幾年來,空對地支援能力獲得了長足進展,最大的進步之處在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