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捨我其誰的信心和勇氣,沒有不斷創新的力量和動力,那麼,就會在製造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轉方向,就會選擇遠離製造業。
目前範氏投資集團內部的爭論,實際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事實上範氏投資集團大規模進入房地產開發市場,是很有基礎的,作為國內最受歡迎的投資者,範氏在土地受讓方面具有別的企業不能比擬的優勢。
大部分的地方政府都願意迎接範氏投資集團來本地投資,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範氏投資集團的各項投資維持了不敗神話,強大的資本運營使得他們的投資無往不利,也是使得各地方政府快速取得良好政績的強有力保證。
在這種情況之下,範氏投資集團能夠很輕鬆地透過正規渠道來獲得大量的土地,而且是地理位置優越的。
土地是開發房地產的首要因素,沒有這個是玩不轉房地產的。
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城市用地會越來越緊張,與其捲入紛爭不斷麻煩不斷的城市舊城改造專案,為企業臉上抹黑,倒不如利用工業土地進行開發,更為省心也沒有後遺症。
在這方面。國內的一些大型製造業企業已經開始了行動。
據有關媒體報道,在歷經一段兒時間的工業地產經營磨合後,國內一家比較有名的製造業企業就同房地產企業簽訂了進一步推進工業地產領域合作之框架協議。協議規定,將充分利用雙方在地產開發及工業土地的獨特優勢,為工業地產開發開闢一個全新的方向與模式。
雖然該製造業集團董事長明確表示,此舉並不是病急亂投醫,主業仍然是製造業,特別是液晶產品的研發和生產。但是,誰也不能否認,面對製造業面臨的困境,包括很多國內著名企業在內的製造企業。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發展戰略和目標。
當然,他們作出這樣的選擇,也不排除另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前些年透過投資槓桿,在全國圈下了大量的工業土地,足以讓他們在未來的若干年內,依靠土地開發過一段幸福安穩的日子。
不能否認,透過開發工業地產,可以有效提高現有土地的利用率。但令人擔心的是,如果每個企業都象這樣,將手中已經掌握的土地進行工業地產開發,那麼,誰來投資實體經濟呢,其土地和廠房利用率又如何提高呢?
可以預料,這兩家大型企業之間的合作,可能會成為一個成功的範例,但是,如果眾多的製造企業都與地產企業合作,轉而開發完全依靠資本運作的房地產,而丟棄了傳統專案,那麼國內的製造業又會是一個怎樣的景象?
事實上,當前資金逃離製造業,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種現象,尤其對那些競爭力很強、創新要求很高的領域和行業,逃離現象更為嚴重。
退一步講,如果投資者和資金遠離製造業,是像發達國家一樣轉向現代服務業,問題還不大。
問題在於,更多的投資者和資金是轉向了房地產業和投機市場,雖然也能創造GDP,但對社會財富的貢獻率很低。
從某種意義上講,投資者和資金更多地進入到房地產業,會讓社會的生活成本更高,讓勞動者對收入的要求更高,從而使勞動力紅利更低,製造業的競爭力更差,這才是最可怕的事。
範無病是經歷過後來的高房價低收入時代的。對此感觸頗深,因此他對於製造業轉戰房地產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見解,並不是這些急於賺錢的下屬們所能夠理解的。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成功連任
正如同範無病所猜想的那樣。搞房地產最重要的就是拿地,但是拿地的成本多少,就在於操作方的背景實力有多大了,如果是跟當地官員的關係良好,就能夠以極小的代價拿到黃金地塊兒,升值的空間是相當大的。
他手下的這些各地高管們,看重的就是範氏投資集團的名聲可以帶來的便利之處,也不乏一些人希望藉著這張虎皮,為自己的私人行為作掩護,這是範無病所不能夠容許的,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嚴格地控制範氏投資集團進入房地產開發專案,也僅僅是在京城和上海兩地進行房地產專案的開發。
有的時候,領導者的眼光必須非常敏銳,把問題看得很清楚,否則很容易受到下屬的矇蔽,從而做出一些對自己完全沒有好處的決定。
假如範無病真的如同手下們所言,大舉進軍各地的房地產市場,那麼受益最大的未必就是他自己,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招來的麻煩卻是避免不了的。
權衡利弊。範無病還是做出了不開發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