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精英分子,大學生們的潛在就業空間仍然巨大。
“天之驕子們為何成為社會就業負擔?這裡面是否還存在一些深層次因素?”梓琪忽然問了一句道。
“如今中國所有的學院都急於成為大學,所有大學都恨不得成為一流的綜合性大學,所有的學生一進校門就被要求成為綜合性的人才。這不僅使許多懷有不同知趣的青少年們喪失了成長的快樂,也導致了所謂文憑浪費的現象,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導向的問題。”範無病回答道。
有些問題是不大好說出來的,尤其是當著央視的記者的面,範無病總不好公然批評政府的工作思路有問題,雖然他平時一直是這麼做的,但是在一些正式的場合中,謹言慎行還是有必要的,否則影響不好。
事實上政府方面也在著急,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從未像今天這樣引起高層的關注。
前幾天的時候,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範亨就在國務院召開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做好畢業生就業保障工作。此前,國務院有關部門還專門出臺了十一條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但是,收效甚微,畢竟現在是一個市場雙向選擇的時代,政府的政令導向並不能夠讓老闆們關注什麼,除非是在經濟上可以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一百多萬朝氣蓬勃的大學生。一畢業就遭到人才市場的冷遇,並陷入為了飯碗而搶破頭的境地,在多年來為人才缺乏感到苦惱的中國,這個事實看上去確實有些令人眼花繚亂。
“中國大學生真的多了嗎?曾經的天之驕子們真的成為社會的就業負擔了嗎?”範無病反問了一句,然後才笑著說道,“當然不是,應該是教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