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行為不但讓範氏投資集團收購海州醫藥集團的行動變為現實,同時也將一大批技術腐敗官僚們給揪了出來,可以說是功勞很大。
因此範無病也不惜多花了近百萬的資金來讓他們做旅遊,這讓外人看了,就是說範無病宅心仁厚,幫著政府方面消除不利影響呢,在海州醫藥集團這些人看起來,就是新老闆還是很愛護屬下們的,可以達到收買人心的效果。
接下來,就是範氏投資集團收購海州醫藥集團的行動繼續啟動了,而涉案的幾位司局長們也被雙規,讓他們繼續交待任期內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外資收買他們針對國企的一些事情。還有就是經由他們之手所制訂出臺的各種政策法規中的那些漏洞。
但是無論是範氏收購案,還是雙規的事情,都是比較低調的進行中,因為高層希望透過最近的審查工作,能夠深入挖掘出技術腐敗官員們的相關案件,同時摸清到底是那些外資在針對國企做小動作,有了這些證據之後,才好友相應的對策來解決,不至於到了人家欺負上門的時候,自己還茫然不知。
老爸範亨在回到家裡休息的時候,也跟範無病談起了這件事情。
“說起來,這都是官僚主義惹的禍。”老爸範亨有些感慨地說道,“從出身上看,如今的官僚們可以分為兩種,就是傳統型官僚和技術型官僚。傳統型官僚沒有任何專業背景,是純粹的手腕高明,從站馬步開始一級一級爬上來的。他們深諳權力的各種奧妙,喜愛權力超越世間的任何東西。而技術官僚大體上指的是恢復高考以後,受過大學正規教育,在單位靠專業起家的官僚。他們大體上比較清廉正直,而且有文化和專業。”
範無病點頭表示贊同,隨著時代的發展,大概再過二十年,可能就沒有那種純粹的傳統型官僚,而只有技術型官僚了。
但是,這種分類只是根據出身,而不涉及手法。
事實上。技術官僚用起傳統官僚的手段來一樣得心應手,而且可能更為毒辣,傳統官僚也許不知道你是在上網看新聞還是上網查資料,而在技術官僚面前打這種馬虎眼那就是找死,比如說有些公司的管理者會用手機定位來查員工的崗,透過各種新技術手段來達到自己的各種目的,足見有技術背景的人為惡起來更為可怕。
從某種角度看,還是技術型的手法好受一點,因為至少它的打法有規律可循,有章可依,而且不得不體現一點公平的原則,而傳統型打法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為在它那裡權力是一種法術,法術不應該有任何規律可循,更不能容忍你能推斷和預判,要的效果就是你完全頭暈腦轉,覺得隨時隨地都可能挨棍子,那麼效果就出來了,要的就是絕對的畏懼,以及因而產生的絕對的服從。
技術型官僚因為念過書,所以對知識有迷信。覺得按照哈佛的管理教程就能完成管理工作,他們喜歡建立體系,確定目標,諸如此類的名詞遊戲。在他們手下比較辛苦,因為會給予你一定的自由度,允許你做一些發揮。但是他們也會很容易滑到另外一個極端,就是讓你負責把事情搞定,其它的話不用多說。
而傳統型官僚喜歡絕對控制,要求沒有任何事情在他的視野範圍之外發生,所以凡事要求頻繁彙報請示,由他做出一系列決策,這種方式最終顛倒了彼此的位置,因為你在做事的時候,可以遇見任何一丁點障礙就返身彙報,而對方就會出面去解決。
“傳統型官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雍正皇帝,這個人不單每天能看完所有的奏摺,而且還要閱讀臣下秘送來的各種小報告並且回帖,可以說事無鉅細,全部過問,完全掌控,最後就變成了皇上為所有臣子打工,你說一,大家就做到一,你不說,大家就樂得清閒。”範無病對老爸說道,“但是無論是哪一種官僚,一旦腐敗起來都是很恐怖的,尤其是現在正在逐漸佔據領導崗位的技術型官僚們,他們這些有過良好的教育。深諳遊戲規則的人才或者說精英們,一旦玩弄起權術來,危害顯然是巨大的,因為他們可以合理合法地操縱經濟、控制金融、玩弄政策法規,舉重若輕地實現自己的終極目標。”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問題,範無病首先想到的是那些名牌大學教育的缺失,和社會的制度監管不到位,尤其體制中缺少社會監督機制的問題太突出了。
其實從很多案例中不難發現,如果不是撞到了槍口上,很多類似的窩案,都是由於某個腐敗小團體中的其中一人的生活作風問題,引起身邊女人的醋意而起來揭露,才被紀檢部門過問的。
如果沒有這個嫉妒的女人端出他們的那個封閉的權力尋租聯盟,那由他們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