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4部分

賓和女主持人都沒有閒著。畢竟這是一個訪談對話欄目。也是以爭論分辯為主的節目。沒有思想和言論的碰撞是絕對不可以的。也是吸引不住觀眾的。

“對於這樣的結果。四位嘉賓有什麼樣的看法跟我們觀眾們分享?”女主持人問道。

原本的計劃。軍醫院的兩位專家教授是請過來跟黃教授和沈教授打擂臺地。可是現在這種情況之下。範無病大發神威。有如神醫一般。因此再打擂臺的話就未免太不上道了。而且這兩位專家也不是那種一條道走到黑地人。於是那位王教授就回答道。“非常不可思議!”

觀眾們對他的肯定回答給予掌聲鼓勵。顯然這位教授在親眼目睹了中醫針灸地特異之處後。並沒有昧著良心說中醫不如西醫。實際上對我個人而言。並沒有徹底否定中醫學的想法。”王教授接著對眾人說道。“我對中醫的首次認識源於大學時選修的中醫學。當時對中西醫知識體系和方法論的巨大差異有切膚感覺。一個講的是證據。任何疾病都恨不得在分子水平分析地天衣無縫。而另一個則講的是宏觀看問題。辯證思想極其突出。沒有生化。沒有病原學。講究的是樸素唯物主義。至於誰優誰劣。確實沒有做過具體的深入瞭解。”

陳教授也同意道。“國家在建國之後。曾經對中醫學進行過搶救性的整理的。記得當時有很多民間醫生。都將自己的一些不傳之秘獻了出來。全國大建中醫院校。各級醫院都搞中西醫結合。對中醫地名方、秘方、失傳方作了大量地挖掘工作。中國本土的醫學文化得到了突飛猛進地發展。而中醫藥以其低廉、有效、投入小、貼近百姓大眾的優勢。和西醫共統天下。後因太左的原因。把中醫又推上了一個完全替代西醫。無所不能的神壇。其結果就是這些事情後來又成了某些人為攻擊文革所提出來的政治把柄。給中醫此後的衰敗打下了伏筆。”

“這些事情過去很多年了。有些年輕人不瞭解。”黃教授是一直在致力於研究中醫的。對這些事情非常清楚。因此就接著說道。“五十年代。毛主席到天津視察。得了嚴重的肺炎。召集所有頂尖西醫。用了最好的西藥。依然無效。在總理的建議下。請了個名中醫。最後開了一塊二毛錢的藥。還是一毛二分錢的藥?數字記不準確了。結果痊癒了。所以他對於中醫的發展是非常關注的。”

中國的事情。很多都是講究一個上行下效。正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大體上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因此中醫在文革結束之前的發展是很快的。但是由於很多基礎理論書籍被毀。很多書都被冠上了封建迷信的帽子而被付之一炬。所以就造成了理論與實踐的脫節。沒有系統的中醫理論指導的實踐。很容易就變成盲動。

當時的針灸麻醉本身是中醫一絕。對頸部包塊、闌尾、疝氣。甚至剖宮產手術都有很好的麻醉效果。義大利拍的紀錄片中就有生動的一幕。一位三十多歲的北京產婦。在針灸麻醉下面帶笑容的接受剖宮產手術。

當然太過分的事也讓人感到有些哭笑不得。針灸麻醉使用範圍被無限放大。甚至開胸手術也用。曾經到上海某醫院做開胸手術。恰有領導參觀。當時的醫生就叮囑他要面帶微笑。結果他是忍痛裝笑。相信毛主席如果得知此事。定會對如此不實事求是的舉措大動肝火的。領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到下面的時候。往往就完全變味走樣了。

“中醫既然這麼有效果。還曾經有過很輝煌的時代。那麼為什麼現在反倒沒落了呢?”女主持人有些不解地問道。實際上這也是很多觀眾們非常關心的問題。

四個專家們對此莫衷一是。大抵是說政府投入不夠吧。還有就是理論方面的缺失等等。黃教授特意將他編纂的中醫理論大成給搬了出來。向大家展示了一下。算是順理成章地推銷了自己的新書。在這種場合裡面展示自己的作品。效果顯然是非常明顯的。估計出版社加印幾批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這個時候。假裝修養的範無病也忍不住睜開眼睛了。眼看時間還剩下二十分鐘。還有兩個病人需要救治呢。雖然說抬來四個病人的意思。是讓他任意救治一個成功即為有效。但是病人抬到了範無病的面前。難道說還能夠再原樣兒抬回去嗎?那樣的話。可真是丟人了。

於是範無病重新又在萬眾矚目當中來到了剩下的兩個病人面前。這兩個人都掛著點滴。範無病先給其中的一個號了號脈。發現這個人的情況要複雜一些。除了中風之外。還有很嚴重的心臟病。診治起來就要麻煩一些了。但是隻要將中風治好了。心臟病什麼的。慢慢回家去養著就行了。大概也是十分鐘的樣子。就結束了這個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