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這畢竟是一種純商業的行為而已。

但是如果龍泉公司真地不打算盈利,那又該怎麼辦?龍泉公司會不以盈利為目的嗎?李銘九真的不敢確定。

同樣的問題,範亨也問了兒子範無病,“龍泉公司不打算盈利嗎?除非你們不盈利,否則終究弄不跨李銘九的。可是如果不盈利,那上億美金的投資。不就都打了水漂兒了嗎?這樣地投資行為。似乎對於你所講地挖空國有資產的事情,沒有什麼說服力吧?”

範亨講的也有道理,外資進來,不管怎麼樣折騰,總是要盈利的,想範無病這樣不計工本地瞎搞,應該沒有第二個,那麼這種案例也就不具備普遍性了。不具備普遍性的案例。又如何能夠說明國有資產現在所面臨的危機?

範無病胸有成竹地說道,“我本人肯定是要盈利的。但是龍泉公司完全可以不盈利。這也就是私人資本的可怕之處了,甚至一些大財團,也有可能採取類似地方法來實現對於國有資產地侵蝕。在同國外資本的角逐之中,唯一需要記住地,就是永遠不要失去控股權,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李銘九這一次,就是失敗在這一點上,另外麼,就是他們對於土地資源的價值估計過低了!”

實際上,範無病這麼繞來繞去,主要就是衝著平原廠的萬畝土地而去的,顯然在合作初期談判的時候,李銘九並沒有預料到沈曼華會一下子弄進來這麼多的資金,而李銘九沒有爭取控股權,也是存了他自己的小九九的。

如果平原廠成為控股股東,那麼所要承擔的責任就會相對多一些,將來需要進行利益轉移的時候會更加引人注目,成為二股東是最好的選擇,只是他沒有料到沈曼華在獲得了控股權的同時,就開始稀釋自己的股份,將自己給邊緣化了。

在沈曼華的大資金面前,平原廠確實沒有什麼可以與之抗爭的實力,而唯一值錢的土地資源,卻已經被大小股東們透過合同給瓜分掉了。

說到底,不是李銘九不知道平原廠的土地資源值錢,而是他對於沈曼華的資金規模沒有搞清楚,自己又存了別的心思,這才是最為致命的。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個人只要有了私慾,就很容易被別人算計到的。李銘九,顯然是太熱衷於名利了。如果他能夠以平原廠的利益為重,也不會犯下這種無法彌補地過錯。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你那麼多的資金,是要怎樣才能夠轉移出去?”範亨很是有些好奇地問道。

對於自己的兒子,範亨只能用天才二字來形容,為什麼他所想到的,都是別人想不到的呢?

“當然是要花掉,否則怎麼能轉移掉?”範無病微微一笑道。

已經入境的大額投資,必然是受到嚴重關注的,想要投資很簡單。想要撤資就很麻煩,所以入境的資金想要轉移回去,最好地辦法就是透過消費渠道花出去,這是最為穩妥的。

但也有一個問題,投入的一億美金,就算是花到了自己的企業中,也要面臨著稅收的問題,最後能夠回籠的資金肯定就不到一億美金了,這個問題該怎麼來解決?

當範亨提出了這個問題的時候,範無病就笑起來了。“這事兒您就不用操心了,我早就想到了合適的途徑了。”

果然,在龍泉公司的再次投資計劃公佈之後,又在全國的媒體上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家都在猜測這家公司地投資人究竟是不是腦袋被驢給踢了,一個礦泉水源,值得投資這麼多錢?收不回來投資該怎麼辦?

後來大家算是搞清楚了,原來人家是要在磐石這裡紮根了,正準備對那上萬畝土地進行開發,這樣想的話。上億美金的投入,倒也差不多可以理解了,畢竟搞基建是比較費錢的,更不用說開發的面積如此之大。

所以,龍泉公司在水泥和鋼筋的消耗上,就非常大。還有一些基礎建設材料也都是急需採購的。但是現在國內已經掀起了一波建設浪潮,各地的建材都緊張,一時之間到哪裡去找這麼多的材料來?

可是龍泉公司的大股東們此時地建設熱情是非常高漲的,在他們的一致要求下,龍泉公司的人開始在全國各地尋找可以合作的大規模建材提供商,最後,終於找到了兩家可以轉讓的公司,這兩家公司不是別地。正是範無病在柳市和橫店佈下地兩招兒閒棋。當初他讓柳市和橫店的公司不計成本地囤積原材料,今日算是派上用場了。

龍泉公司充分體現了自己的財大氣粗。一口氣定購了兩億美金的各類建材,並且約定了現貨交易,錢貨兩訖,但是當各種建材運到之後,應該打款的時候,就出了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