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部分

給自己相當豐厚的收益。

只是這個建倉的過程就要長一點兒了,如果不是對未來看得非常準確的人,是不會這麼做的。

事實上,美國地經濟形勢正在好轉之中。

一九八七年華爾街股市狂跌,黑色星期一出現之後,連洛克菲爾總部大樓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當時的大多數人都認為美國昔日的輝煌已經是過眼雲煙,不可一世的美利堅合眾國正面臨著和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大不列顛相同的命運。

然而在美國人的運作之下,這些危機一個不差地被轉嫁到了看上去已經是世界經濟頭號強國地日本人頭上,而美國的經濟只是經過了短暫的衰退。便從今年四月開始,漸漸地有了恢復的苗頭。

範無病知道,美國戰後經濟地第九次經濟危機,即將過去了,隨之而來的,將是長達一百二十多個月的經濟持續增長。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除了與日本人成了替罪羊有關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新經濟時代到來了。

自從一九八一年個人計算機產品進入市場以後,美國在全球率先進入了資訊科技為主導的高科技時代。而一九九零年因特網的誕生,IT產業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進一步加強。

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美國經濟出現了三高兩低地現象,就是經濟增長率高、勞動生產率高、政府財政盈餘高,失業率低、通貨膨脹率低。

雖然十年之後,新經濟泡沫破滅,美國經濟又陷入低潮,可是這十年地時間,能夠產生太多的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了。作為盈利能力不足而市場預期過高地IT產業,正是範無病大舉投資進入的廣闊天地。

在這種情況下,範無病想到了迅速擴張的網際網路公司,想到了那些呆在矽谷中等待風險投資救濟的一大群明日之星們,這些都是下金蛋的母雞啊!

“我們不但要全力搶灘美國股市,還要組建自己的風險投資公司!”範無病對武陟小機說道。

武陟小機很認真地將範無病的話記到了小本子上,然後有些不解地問道,“風險投資?難道我們還沒有自己的風險投資公司嗎?”

範無病很無語地看了武陟小機一眼,心說你也太投入了吧?我們要有風險投資公司,難道我還用在這裡指手畫腳嗎?

範無病目前在美國的資產,除了一些固定資產之外,能夠動用的也在上百億美元以上,而在瑞士銀行中的存款,則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至於在國內的投資,實在是剛剛開始而已,還談不上什麼規模,僅僅在日本所獲取的利潤。就足夠他在國內開始上百家大型工廠。

有了這麼多地錢也是一種負擔,因此範無病需要替他們找一個花銷的路子,風險投資,無疑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高風險就意味著高回報,當然了也可能是高虧損。

風險投資聽起來不是很舒服,它還有一個別名叫創業基金,這個名字要斯文得多。它最早出現在二戰之後的美國,但是在幾十年中一直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也沒有多大的作為,直到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後,風險投資才出現了快速的增長,到了現在,全球創業基金地規模已經超過了八百億美元。

風險投資跟銀行貸款有所不同,商業銀行貸款總是要回避風險,而風險投資人則是試圖要駕馭風險。

銀行在貸款之前。總是會要求借貸人提供財產抵押,而風險投資人則是一旦看準了某一個公司或專案有前途,他們就會投入資本,同時他們還會幫助自己所投資的公司經營管理。

對於那些處於起步階段的小公司來說,接受風險投資,給自己帶來的不僅僅是美鈔,還常常有更重要的比如是戰略決策的制定、技術評估、市場分析、風險及回收的評估,以及人力資源的管理和協調等等。

因此,風險投資也可以說是高科技產業的孵化器,類似於雅虎、網景、美國線上或網上書店亞馬遜這樣地網際網路巨頭。沒有一個不是被風險投資人們給捧起來的。

而現在,範無病覺得自己手頭上的資金,完全有能力讓自己過一把幕後大老闆的癮了。

“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創業基金!而且,規模應該在百億美元以上!”範無病盤算了一番後,終於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武陟小機被範無病的決定給嚇傻了,上百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天啊!你知道全世界的風險投資基金也不過就是八百億美元而已!難道說,老闆想要把自己大部分的身家都投入到無法判斷出盈利預期地小公司中去?!

這件事簡直就是不可理喻的!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