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裡面才發現,老師傅們基本上都上陣了,這固然是新廠投產是一件大事,他們唯恐徒弟們拿不下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很久沒有使用過這麼先進的裝置了,大家都有一些技癢,畢竟都是專業人士,對於自己熟悉的行當肯定是有非常深的感情在內的,此時有機會一顯身手,自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
玻璃的生產工藝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水晶玻璃的製作在流程上也是大同小異,只是配料當中的變化比較大一些,形成的產品比重也要比普通玻璃大了許多,因此水晶玻璃器皿捧在手裡面的時候,都是沉甸甸很有分量的。
按照設計好的料方單,工人們將石英砂、氧化鉛、石灰石、長石、純鹼、硼酸等各種原料稱量後在一混料機內混合均勻,送入熔窯內,經過高溫加熱後,形成了均勻的無氣泡的玻璃液。
李德一老師傅在旁邊看著,給範無病做介紹,“玻璃的生成包含了物理和化學反應,這個反應過程非常複雜,所用到的熔窯主要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坩堝窯,玻璃料盛在坩堝內,在坩堝外面加熱。小的坩堝窯只放一個坩堝,大的可多到幾十個坩堝。由於坩堝窯是間隙式生產的,成本比較高,現在僅有光學玻璃和顏色玻璃採用坩堝窯生產。另一種就是池窯,玻璃料在窯池內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麵上部加熱。玻璃的熔制溫度差不多是在一千五百度左右,大多數用火焰加熱,也有少量用電流加熱的,稱為電熔窯。現在的池窯都是連續生產的,小的池窯可以是幾米,大的可以達到幾百米。”
說話之間,一爐散發著高熱的玻璃溶液就出爐了。
第四十四章 財富都是吹出來的,只有你才是我的唯一
玻璃熔液一出來,大家就開始忙活開了。
首先在處理上就不同了,原料被分成了三種處理方式。
一種就是直接拉走處理成大塊的原料進行退火處理,形成粗胚,之後會根據需要進行切割,然後重新熔成液體進行精細加工。另一種就是直接將熔液注入模具之中,透過自動機械加工成各種形狀的成品。還有一種則是完全採用人工操作,直接吹製成各種形狀的工藝品。
“我們所創造出來的財富,都是用嘴吹出來的。”老師傅李德一笑著對範無病說道。
範無病還沒有回味過來,就見李德一操縱著工具,從熔液之中取了一團兒玻璃熔液,然後就用一根鎳鉻合金吹管在模具中便轉便吹起來,柔軟的玻璃熔液漸漸地成型。
李師傅騰不出空兒來,旁邊的一位徒弟就擔負起解說的任務來,“將熔制好的玻璃液轉變成具有固定形狀的固體制品,我們一般簡稱為成形。這個過程必須將玻璃熔液控制在一定的溫度範圍內才能進行,其實也就是一個冷卻的過程,玻璃首先由粘液態轉變為可塑態,然後再轉變成脆性固態。”
說話之間,李師傅就吹了一個花瓶的胚子出來,旁邊有一個師傅則操起了剪刀、鑷子、鉗子,開始從一團兒玻璃熔液中挑起了一個小尖兒,飛快地修剪起來,兩個人的進度配合得非常好,將各部分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水晶玻璃花瓶也基本成型了。
“拿下去做退火處理。”李師傅忙完之後,對一個徒弟吩咐道。
範無病看得有些意動,李師傅看出來了,就將合金管子遞給了他,又給了他一團兒原料,然後指點著他也來試試。
範無病學著吹起來。不過總是不容易控制好力道,連試了幾次後,得到的外形才差強人意,倒是看人家那邊兒已經開始用模具壓制產品了,一下一個很利索。
“第一次吹玻璃就能有這樣的效果,算是很不錯了。”李德一看了一下範無病的作品。笑著誇獎道,“其實我們學徒那會兒,比你差遠了,總是讓老師傅敲打幾次才能掌握了訣竅。你能在幾分鐘內吹成這樣兒,真是難得的很哪!”
範無病看著自己吹出來的一個有些畸形的花瓶,撓了撓頭問道,“是不是應該拿出去涼一涼?待會兒我就能帶回家了!估計我爸我媽看了,會比較感興趣地!”
“你最好不要那麼做。退火的工序是不可少的!”李師傅搖頭說道。
“為什麼呢?涼快兒地方不是更容易冷卻嗎?”範無病感到很好奇。
李師傅解釋道,“一般來說,玻璃在成形過成中經受了非常激烈的溫度變化和形狀變化,這種變化在玻璃中留下的熱應力,會降低玻璃製品的強度和熱穩定性。你如果把製品拿去直接冷卻,就很有可能使玻璃製品在冷卻過程中,或以後地存放、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自行破裂。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