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回 葫蘆劍訣

張桐想通之後,心情愈發熱切,索性也不急著趕回去交差了,直接在附近尋了一個樹洞,就開始鑽研這篇葫蘆劍訣。

這個樹洞是他此前獵殺一頭黑熊時發現的,裡面十分寬敞,足有一丈見方,雖然有些氣味,卻也無多關礙。

張桐唯恐有鳥獸侵擾,又取了不少樹枝枯草,將那洞口擋住,這才好整以暇,將那葫蘆取了出來。

不過這一回,他並沒急著研讀,而是先行閉目冥想起來。因為已有前車之鑑,他卻唯恐精力不足,再次被那口訣懾住心神。

直至一個多時辰之後,在他冥想過後,精神飽滿,意念堅定,再次讀那葫蘆劍訣,自與先前大為不同。

隨著心中一句一句默唸口訣,居然在心中浮現出許多奇妙感悟,使他冥冥之中彷彿進入了一種空靈境界。腦海之中靈光忽現,似有無數劍光穿梭,其中衍生變化,更已妙不可言。也不知過了多久,等他再回過神,已是到了夜間!

張桐不禁大奇,心中更是歎服,這葫蘆劍訣真不愧是先賢奇書,其中蘊含種種奧妙,著實使他受益匪淺。所述口訣幾乎直指道法本源,窺視天地執行法則,比之禾山道的法術,不知要高明多少倍,雖然名為劍訣,實是包羅永珍。

可是唯一令他有些遲疑的是,這篇《葫蘆劍訣》所載的功法口訣,與他現在修煉的功法,幾乎完全南轅北轍。

禾山道本是源於道家旁門,所修功法,最講吐納,呼吸天地精氣,化為自身精元。然後溫養經脈,打通穴竅,直至周天圓滿,通達玄關,方能邁入化神境界。

而這《葫蘆劍訣》卻是把丹田作為一個熔爐,直接把五行辛金庚金之氣煉入體內,再由丹田煉化,將其化為真氣。

由此練成的真氣,實如劍氣一般,形似水銀,奇重無比,遠比尋常真氣厲害百倍。但是人類畢竟*凡胎,除非已是金剛不壞之身,否則經脈怎能承受得住,更不用說還要執行起來。

此刻已近子時,外面群星滿天。

張桐手裡捧著那葫蘆,微微皺著眉頭,不住變幻神色,時而期待,時而忌憚,卻始終拿不定主意。

就在剛才這幾個時辰,他已經把這篇《葫蘆劍訣》讀了不下上百遍,甚至能夠倒背如流。但他始終沒敢修煉,就怕萬一出了差錯,後果不堪設想。

但是隨他一遍遍研讀參悟,發覺葫蘆劍訣,愈發妙不可言,心中那些顧忌,也在漸漸淡化。

尤其那禾山道雖然名聲不小,但畢竟不是道家正宗,他隨甄遠道修煉,能否打通玄關,達到化神境界,還在兩可之間,如果不能達成,活到百歲,便要死了。

轉是現在,修煉這篇葫蘆劍訣,雖然會有風險,但是一旦成功,必定不可限量,休說打通天地玄關,便是煉成元神,長生不死,也未可知。

張桐斟酌許久,終是下了決心。不過此舉事關身家性命,他又生性謹慎,既然下了決心,反而不甚著急。

張桐好整以暇,重新將那葫蘆捧起,把口訣又仔仔細細讀了一遍,之後才不慌不忙,依照口訣,開始行功。

其實這篇《葫蘆劍訣》雖有無量玄妙,但是入門並不太難,加之張桐業已入道,本身就有根基,這時修煉起來,亦是事半功倍。

不到個把時辰,他就生出感應,只覺盤踞在丹田的真氣猛的一震,以螺旋狀緩緩運轉起來形成一個漩渦。

在那漩渦中心,好像有一團火,真氣熔鍊進去,被提純精煉一遍,居然隱隱泛起光芒,最後凝成一滴水銀,滴溜溜旋轉起來,好像個無底洞似的,把周圍的真氣全都強行吸納進去。

張桐雖然早有準備,卻也不禁吃了一驚,沒想到這葫蘆劍訣如此霸道。還不到片刻功夫,就把他這一年多,修煉出的真氣吸去了三層。如若繼續下去,不等再過一會,他苦練的這些真氣就要給吸乾了。

而且他頭一朝修煉這種功法,不知這種現象是否正常,心裡更沒有底,趕忙意守丹田,想要停下仔細鑽研一下,別再練岔了氣,反而廢了修為。

誰知那劍訣執行起來,就像脫韁野馬,根本不聽驅馳,無論他意念如何催動,氣海中心那一滴水銀似的真氣就是不聽調遣,自顧自的,越轉越快,直要把丹田內的真氣全都吸乾了才肯善罷甘休。

張桐不禁暗暗叫苦,只好把牙一咬,心說:“我既然已經下了決心,索性只管抱定這篇葫蘆劍訣,依照口訣修煉,其他一概不理!如若成了就是一條康莊大道,若是不成也只能怪我命歹!”

張桐拿定主意,乾脆放開身心,再也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