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電波中都充斥著邁克爾·布隆伯格的名字。”不僅如此,他還高價請出全美最棒的兩家民意調查公司對選民的意見進行反饋,並且組建了一流的競選智囊團。截至競選結束,布隆伯格已經掏了5000萬美元的鈔票。事實上,2001年11月7日,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已經戰勝了所有的競爭對手如願成為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市第108任市長,由一個金融資訊帝國的掌門人一躍而成美國僅次於總統的最有權勢官員。

對首次從政的布隆伯格來說,紐約市長並不是讓他有機會出風頭的頭銜。他接手的是一個充滿了騷亂、醜聞和清潔工罷工的城市,“9·11”事件使經濟萎靡不振的紐約市面臨更嚴重的財政和社會問題,財政赤字不斷上升,失業大幅增加,重建任務極其艱鉅。首次從政的布隆伯格上任後面臨克服恐怖襲擊事件影響、重建紐約市的艱鉅任務。此外,有批評人士對布隆伯格管理公司的家長式作風發出了警告,還有記者重新調查幾年前布隆伯格受到的性騷擾指控:“當時之所以讓他僥倖脫身,是因為他還算不上政治人物,現在情況就不同了。”在競選之初,布隆伯格曾表示不要法律規定的19�5萬美元的市長年薪,只象徵性地拿1美元。但就是這1美元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與眾不同的彭博帝國

當今,彭博新聞這個名字是金融新聞的同義詞。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是它的客戶,美國之音也是它的服務物件,甚至連羅馬教皇所在的梵蒂岡也購置了它的接收終端。當今美國的大型證券投資機構和資金管理公司等都是彭博新聞財經資料終端的主要客戶。但其服務價格可謂不菲:每月1285美元,不論你訂閱多少內容,都是一個價。媒體商業銀行蘇勒合夥公司的馬林說:“放在你辦公桌上的一臺彭博新聞終端並不僅僅是一件裝置。它是一個地位的象徵。它表明你對賺錢態度是認真的。”彭博新聞王國擁有8000多名僱員,機構遍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除了主打的財經資料終端(收入佔總收入的95%)和新聞採集(每日4000條資訊供應給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外,還包括電臺、電視臺、雜誌書籍出版、因特網以及電子資料交換網(ECN)。彭博新聞能提供最詳盡的財經資訊,從債券收益,到美國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檔案,到有關公司執行長的自傳以及分析師的分析報告,應有盡有。

彭博新聞公司是在美國曆史上最長的牛市之中成長起來的。在大量新錢注入股市的推動下,華爾街公司紛紛增大其資料資料的預算,大力推崇需要新的分析性資訊的投資產品(比如衍生金融工具),而彭博新聞提供這種資訊的速度比任何競爭對手都快。彭博新聞社的服務很少受到人們的挑剔。其客戶可以每日24小時隨時打服務熱線,或直接傳送電子郵件給他們。技術和推銷人員經常走訪客戶,產品也不斷得到改進。在過去幾年裡,彭博新聞社資料終端租戶的數量已經翻了一番,達到16�5萬個。雖然這家公司並不報告贏利情況,但是利潤率估計為20%,收入一直以每年25%的速度遞增。彭博新聞公司裡瀰漫著一種強制性的、亢奮的工作狂熱氛圍,員工們每日不間斷地工作10小時是家常便飯,用“新聞業血汗工廠”來描述最貼切不過。彭博新聞公司總部設在曼哈頓公園大道,一個個工作間密密麻麻排列,活像一座迷宮,布隆伯格稱之為“敞開式工廠”,但人們寧願形容它為一個緊張忙碌的證券交易場。公司裡獎勵忠誠,布隆伯格從來不僱用吃回頭草的員工。為了創造一個自由的環境,公司從成立起,布隆伯格就拒絕設立公司規章,也從來不稱謂頭銜,更別提顯示地位的辦公室了。

財富仍在增加市長做得不盡瀟灑

雖然在他參加競選紐約市市長時,曾有民意調查顯示65%的紐約人並不知道布隆伯格是何許人也,但是在財經界、尤其是財經新聞界,布氏的大名可以說是“如雷貫耳”。他是“布隆伯格諮詢公司”(又譯彭博社)的創始人,該公司是一個以提供金融資訊為主的綜合性媒體集團,旗下有“布氏新聞”、“布氏廣播電臺”、“布氏電視臺”等多家傳播機構,此外它還出版兩套叢書和五本雜誌。布氏集團的招牌產品“布隆伯格股票終端機”(又譯彭博機),已經成為投資銀行、跨國公司以及財經新聞機構的“必需裝備”,無論在美聯儲總部還是梵帝岡教皇的私人投資公司,到處都能見到它的身影。

布隆伯格就任紐約市長以來,紐約的經濟一直低迷,再加上他上任後又是增稅,又是禁菸,還精簡政府機構,讓許多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