辱。也就因為他們能忍,日後才能雪恥復仇,成不朽的偉業,可知
“忍”這個字有多麼重要。
忍是理智的抉擇,是成熟的表現。忍有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就是要眼光放得遠;為長久
打算,忍一時之痛。所以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忍片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
空”。
一置百年
人們買東西,通常都是因為有需要或看了喜歡,譬如買食物,是為了要維生或品味;買
衣服是為了保暖或裝扮;買書籍是為了求知或消遣。
但是買食物的人,通常過不了多久,就會把東西吃完;買衣服的人,就算難得穿幾次,
但總要穿穿看;買書籍的人,卻可能由置諸案端而束之高閣。
食物不吃會壞,所以人們總是快速解決;衣服不穿會過時,所以總要及時穿穿以炫人;
書籍反正不易腐朽,所以除非急需,大可擺上一陣。豈知這世界上有多少人,這麼一擺,便
留待百年之後了!
生與死
生與死是人生兩件最重大的事,一個是起點,一個是終站,在生命的旅途上,它們各處
極端,差異也相當大。
生是創造,帶來的是長久的發展;死是消失,留下的是一串回憶。生時每個人都差不
多,因為他們談不上功業,德性;死時卻有相當大的差距,因為數十年的得失都擺在眼前。
生如果是丟下去的骰子,死就是靜止時的數目;生如果是問號,死就是句點。
所以我們可以平凡地生,卻應當偉大地死。
雨
雨有時誠然惱人,但也有它優美的地方,不論是春雨綿綿、秋雨涓涓,或是大雨滂淪,
只要你靜靜地欣賞,都有它不同的況味。雨有時像珠簾,有時似輕紗,點點滴滴,常能與我
們的心境產生共嗚,所以古人形容雨的詞句也特別多,因時間的不同有所謂“寒食雨”、
“杏花雨”、“梅雨”、“清明時節雨”;因地點的差異有“灞陵雨”、“楚江微雨”、
“巴山夜雨”、“二陵風雨”“仙人掌上雨”;因大小早晚的不同有“密雨”、“疏雨”、
“宿雨”、“朝雨”;因心境的不同有“雨打歸舟淚萬行”。“天陰雨溼聲啾啾”;同時因
為雨能輕塵,使景物變得愈明晰,所以更有“雨中黃葉樹”、“草色新雨中”、“門前風景
雨來佳”、“紅樓隔雨相望冷”的詩句。
如果比較雨色與陽光顯然的差異當然還是在於陽光於言,雨卻能呢喃;陽光只能在白天
得到,雨卻能日夜諦聽。那瀟瀟的雨聲,清脆的音響,彷彿織面一首交響詩,給於人人無限
的遐思。譬如李後主的“簾外雨潺潺”,陸游的“闌閱臥聽風吹雨”,都是形容雨的佳句。
至於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和“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悽清,點滴
悽清,愁損離人,不慣起來聽”,因為不但形容了雨,也模擬了雨打梧桐、芭蕉的聲響,所
以更成為千古的絕唱。
看山
我喜歡遊山,更喜歡看山,愛在山裡看山,更愛在城裡看山。
在山裡看山,周遭是烏語花香,清流激湍,滌盡塵俗怡然陶醉。
在城裡看山,周遭是驕肩雜塵,車水馬龍,今人有出塵之思,悠然神往。
在山時看山,能橫嶺惻峰,遠近各異,不識廬山真面目。
夢
我們常說:“浮生若夢”,形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