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地跨進戰陣的節奏裡去,他從富有彈性的操場上走過,每根骨骼都不禁在肌肉裡嘎嘎做響,動不動就冒出興奮的大汗。他隨便一眼瞟去,視線內的任何一個細小的差錯都休想瞞得過他,哪個士卒偷懶沒挺直腰,哪個隊正的號令有誤,哪個箭手弓弦沒有調好,哪匹戰馬的鞍轡鬆動……他毫不客氣地拿鞭子抽動作遲緩計程車卒,呵斥懈怠的旅帥隊正,親自揮舞令旗佈陣,甚至自己操刀示範動作。

作為戰將的李天郎精神抖擻,激情萬丈。

第二十三章 牧歌(3)

有關知識:1、《新唐五·地理志》記載:“疏勒鎮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東又有漢城,亦在灘上。赤河(即克孜勒河)來自疏勒西葛羅嶺,至城西分流,合於城東北。”據其描述,唐代疏勒鎮址可能就在今喀什市東28公里處的汗諾依古城遺址上,即史五上所說的“伽師城”(但不是今日的伽師縣城),是當時疏勒王裴阿摩文的首府。據專家考證,在這座“伽師城”之東的“漢城”,即今阿西克欄扦附近的託卜沁古城,位於一條古河道附近,城作方形,周長約363米,規模不大,可能是當時鎮守疏勒的唐軍所駐小城堡。疏勒都督府轄境,西達蔥嶺(在今塔什庫爾幹,當年設有“蔥嶺守捉”,即在其轄區內);東北至今阿克蘇,東南至今皮山一帶,是當年安西四鎮中轄地最廣、領州最多的一方重鎮。下分15個州,其名可考的,有達滿州,在鎮治東北70公里(可能即今伽師縣境的黑太沁遺址);有耀建州,州治即與鎮治同處;有寅度州,在鎮治南49公里(在今阿克陶縣境內);還有金州,方位無可考。都督府是唐朝派駐西域的行政機構;最高長官為都督,由唐朝委派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都督府下設司馬與參將,前者協助都督理政,後者主辦漢文文五。各州首腦為刺史,也由本地少數民族貴族兼任;刺史之下,也分設州司馬與州參將。都督和刺史都可以享受世襲待遇。都督府的主要職責是代唐中央政府在當地實施行政治理,處置各種民、刑案件,收取租賦和過往商稅,用以維持地方和駐軍所需,並協助唐朝軍隊從事征戰、保衛邊疆。在天山以南的安西都護府轄境內,分設以龜茲為中心的北道防線和以于闐為中心的南道防線。在塔里木盆地上的這兩條軍事防線,既是國防動脈又是絲路幹道;而兩線在西端又總彙於疏勒。這就使疏勒都督府在唐朝西陲的軍事戰略上,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重要地位。實屬舉足輕重。因此,在疏勒除有疏勒鎮所轄的常規性地方部隊外,還有安西都護府直接控制地疏勒軍,其作用相當於現在的野戰部隊,常備兵力最盛時可達萬人以上,兵員大半來自內地其餘不足部分由西域各地少數民族士兵補充。疏勒軍設正、副軍使統率,鎮設鎮守使,其下又有城(設城主)、守捉(設守捉使)、堡(設堡主)、成(設戍主)、烽(設烽帥)和驛(設驛長浩一系列有嚴密組織的軍政機構。有效地執行著唐朝中央政府的軍政命令。除以上那些正規軍、政組織外,由原來疏勒王擔任的大都督,還直接領導著一支由本地少數民族士兵組成的地方軍隊。其軍事長官稱“藩落大使”,同樣也接受安西都護府的調遣,但主要責任是維護地方治安。為了維持這樣一支龐大部隊的軍需衣食,除在當地居民中徵收租賦並加一部分國家撥款外,駐軍本身也實行屯墾自助。據《唐六典》卷7記載,當時駐疏勒地軍隊墾田達7屯。每屯以50頃計,這個數字也很可觀。在屯墾的同時,駐軍也畜牧牛羊並從事其他一些副業。當地方供應和屯田仍不足以供應的情況下。公元719年。唐朝又規定疏勒與其他三鎮,可以自行徵收絲綢之路上各國客商的貨物過境出入稅,以資軍需補給和地方開支。

※※※※※※※※※※※※※※※※

三月過去。前來軍營應募者絡繹不絕,馬大元、趙陵、野利飛獠等頭領盡擇優而募之。如今,李天郎所募蕃漢士卒已達千人,盡皆能騎善射驍勇驃悍之輩。盡數編為剽野、西涼兩材官之團,以及鐵鷂子、鵰翎、天朔三輕重騎射之團,五團加散落輜重、工匠之兵,共計一千七百餘番漢勇士。這些人作為戰士什麼都不缺,唯一缺乏的,就是作為一支精兵所必需的軍紀和協同作戰的技能。而經過刻苦操練後,令行禁止和諧戰如一應該成為每個士卒的本能。無論在什麼情勢下,這樣的本能都必須自始自終發揮作用,烏合之眾和訓練有素的區別就在於此。為彌補胡人士卒在此方面的缺陷,李天郎和他的西涼團老兵們可謂嘔心瀝血,想盡各種辦法對生性散漫的胡族子弟耳提面命,言傳身教。經過好幾個月的艱辛努力,總算有了起色。與此同時,李天郎也注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