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1)

中國有句古話: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大旅遊家徐霞客遊遍大江南北,常獨行於山野,迎風踏月,杖擊林木,手弄流水,吟詩唱和,受到世人的讚歎與仰慕。當代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將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投入到“在路上”的狀態�他們絢麗多彩的生命是由一次又一次奇妙的旅行組成的。培根說:“旅行,對年少者來說,是一種教育;對年長者來說,是一種經驗。”透過旅行了解外面的世界,看看是真的很精彩,還是很無奈,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是具有很深的誘惑和無窮的吸引力嗎?

像過去那種由導遊揮著小旗,幾十個人一起,戴著統一的帽子,乘坐統一的交通工具,在統一的地點享受統一的酒店服務,吃統一的飯食,在統一的時間拍攝風格統一的“到此一遊”的照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模式,已為不少人所放棄。真正旅行的意義不在於留幾張影和帶回一些紀念品,而在於經歷。記住,過程永遠是最重要的。去做自己的主人,備齊行囊,細細品味多姿多彩的人生�將傳統與現代、野性和雄奇,都納入你的眼中,體味在心中。目前在大城市已經逐漸興起了徒步旅遊、腳踏車戶外旅遊、自駕車旅遊、探險旅遊等新的旅遊專案,這些都是比較富有現代感和個性化的旅行方式。

有人說:“人生即是旅行,走過的路便成了回憶。”走到哪裡並不重要,行走本身便是目的。因此路上的一切經歷便成為財富,成為一種自由和追求自由、完成自由的象徵。戀愛、交友和旅行,每個人都會經歷,只是方式、程度不同,有的在路上,有的在記憶中。

只要世界上有路,就有上路的,人類生而有雙腳,就註定要不停的行走在路上。許多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漂泊的夢:背起行囊,一個人行走在大地上,目的地是遙遠而美麗的地方,讓自己的生命塗上一抹亮色。旅途上天地遼闊,杳無人跡,不時有令人驚喜的山川河流出現,遙遠的風和著自己的呼吸�吟唱一首流浪的歌,這是何其快哉!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揹包族,自由自在地闖蕩天涯。揹包族需要的不僅僅是時間、精力、裝備,還需要充沛的體力、足夠的經驗、鎮定的神經和對旅遊天生的狂熱。在國外,這種揹包族的自助旅行方式,在青年人中最為普遍和受歡迎。比起跟隨旅行社出遊,自助旅行者要付出更多的艱辛:自己導遊、自己制定路線、自己購買車船機票、自己辦簽證、自己找旅店等等。當然,這些“艱辛”在自助旅行者眼中不但不是負擔,還是別樣享受呢。自助旅行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時間、經濟能力、體力狀況、個人遊覽時的興趣 制訂並實現屬於自己的一套旅行方案,有充分的靈活性,旅途的時間也完全由自己支配。總之,一切都靠自己DIY�Do it yourself ,既富有挑戰性,又能更加豐富自己旅遊的經驗和知識,還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當地人和其他自助旅行者接觸,交流旅行的感受。因為擁有這樣多的優越性,自助旅行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愛好者積極參與進去。

揹包族�大都孤獨而幹練,滄桑而簡潔,偶爾現身於喧譁市井,更加顯得突兀和與環境的格格不入。他們屬於藍天、高山、曠野,他們只是路過城市的,他們屬於曠野與山巒。當旅遊這個詞被工業化的車輪碾得體無完膚,當美麗同樣被成群的遊人踐踏而至凋零時,他們的嘴角帶著反諷的笑,避開大路,避開風景名勝,在遊人稀少的地方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他們在山水間流連,他們在火車車窗前呆坐,在陽光中穿行,把目光投向或遠或近的目標。他們都會很認真地走路,心無旁騖。走路是他們的生存狀態,走路是他們旅行的目的。所謂的目的地,也許只是漫漫路程的一個逗號,他們在目的地休息,然後再開始另一段路程。

為了尋求一種隨心所欲的滿足,一切困難都由自己搞掂。用自己抓來的魚做菜,住自己搭的小屋,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體驗、一份收穫。而大自然的寧靜、同伴間的嬉耍,加之艱苦的生活條件、適度的體力消耗,足以使身心得到鬆弛和愉悅。人生就是旅行,一切的可能性與未知性是最刺激的。面對陌生的人群、奇異的飯菜、突然的自由,每個人都會有一種幸福得不知所措的感覺。旅行,是不是就是撿回了一段完全新生的歲月?

他們不會一邊穿著高跟鞋爬山,一邊抱怨自然的冷酷;他們不會覺得汽車上冷氣不足,他們甚至搭乘沒有冷氣的過路車,並且真誠地向幫助過他們的人說謝謝;他們可能呆在一個地方很長時間不走,就因為要拍落日下回家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