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5部分

有人曾經做過實驗,如果沒有黑洞的存在,也許宇宙早已經崩潰。宇宙很大,但卻精緻得比起生命體本身更加嚴謹。

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地球毀滅了,那麼首先會波及到月球,沒有了地球的引力束縛,月球將會偏離軌道,在被火星引力捕捉之前,就會直接撞上火星,然後火星的軌道偏離,造成的引力潮汐,將會改變整個太陽系的軌跡。

然後太陽系的軌跡改變了。便會影響到附近的星系,就好像多諾米骨牌一般,一個點造成了變化,就會瞬間發生連鎖反應,甚至影響到整個宇宙。

這還只是一個行星消失可能造成的影響,如果是一顆恆星。那結果可能會更加毀滅性,而宇宙之中每時每刻幾乎都有恆星毀滅,如果沒有黑洞的存在,那毫無疑問宇宙也許在誕生的下一秒就會毀滅掉。

就好像生命本身一樣,宇宙也是一個嚴謹得不能有半點錯誤的存在,存在的合理性,便在於這嚴謹的美麗。事實上,任何物質的存在,都嚴格的遵守著這種嚴苛的精緻。

所以就好像生命本身的防疫系統一樣。現代科學認為黑洞便是宇宙的防疫系統,連光都無法逃掉的可怕吞噬力量,讓黑洞擁有吞噬掉任何可能對宏觀宇宙造成影響的可能威脅。

而且黑洞的形成也證明了這一點,它是極大質量塌陷下才會形成的奇異天體,而質量決定引力,而引力決定著宇宙的天體分佈形成。所以黑洞就好像一個警戒線一樣,在質量沒有超過一定界限,形成的引力紊亂不足以影響到附近星系的時候。黑洞並不會出現。

可是一旦質量超過了極限,足以對整個宇宙造成混亂的時候。黑洞出現了,它吞噬附近的所有物質,然後穩定下來。

而當黑洞吞噬的物質足夠多,質量積累到另外一個變化之後,黑洞的內部又會宛如宇宙大爆炸一般噴吐出億萬年積存的物質,形成最初的星雲。然後經過漫長的時間演變,新的恆星,新的天體,新的星系又會緩緩出現。

然後週而復始,一直重複著這個過程。所以有人曾經高呼,我們活在宇宙的子宮裡,宇宙也許本身就是一個難以想象的生命。

李墓這一刻腦海中閃過所有自己所知道的關於黑洞的資料,其他的都不重要,他只在乎一點,落入黑洞之後,一切物質都無法逃脫出來,貴族也不例外。

李墓其實早就知道這一點,否則他也不會將最後的戰場選擇在這裡,本來想要依靠的就是黑洞的特性,徹底鎮壓住田光,就算不能殺死他,但只要田光落入黑洞,也絕對不可能再逃出來。

但現在的問題是,他也落入了黑洞中,當然現在他和田光離黑洞還很遠,遠到可能還要墜落半年,甚至一年。

嚴格的說他和田光現在只是在黑洞的邊緣而已,但就算只是邊緣,李墓和田光想要掙脫黑洞的吸引力,也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他和田光兩人還在這墜落之中不停的交手,碰撞!

紅色變異鸚鵡操縱的中子戰星本來已經遠離這一片星域,不給田光藉助中子戰星的強大引力而逃出來,但在退出後沒多久,紅色變異鸚鵡就驚恐的發現李墓沒有按照原定計劃藉助身上的第三代尋洛戰甲逃出來,反而在與田光的搏殺之中,向著黑洞墜落而去。

這讓紅色變異鸚鵡極為驚恐,連忙給李墓發通訊,因為黑洞的干擾,畫面斷斷續續,“大王,你必須立即脫離,一旦墜入第三扇區,就再也沒有辦法逃出黑洞的吸引了。”

黑洞的真正面目,只是一個質量近乎無限大的奇點,而沿著這個奇點通常以半光年到一光年,甚至可以橫亙十光年為半徑,都是黑洞的引力範圍。

而按照現代宇宙文明對黑洞的定義,從奇點到黑洞最邊緣一共被分為十個扇區,第一扇區是真正的邊緣之地,只要速度不低於光速,就有機會逃離。

但也只是有機會而已,像質量幾乎為零的光,哪怕有著光速,也是不可能逃離的。而到了第二扇區,想要逃離黑洞的吸引,就必須擁有超越光速的速度。但在物質界,光速就是第一速度,所以想要從這裡逃離,就只能利用曲速航行

而第三扇區,是現代宇宙科技目前為止最後可以逃離黑洞吸引的距離,強行的空間跳躍,可以逃離黑洞的束縛。

但問題是空間跳躍這種技術,除了戰艦,飛船等大型裝置之外,可以實現單體空間跳躍的技術目前為止只有地上天國掌握。

其他人便是貴族,也不可能依靠本身承受住空間跳躍的壓力。

所以雖然第三扇區是理論上現代宇宙科技最後可以逃離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