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到這裡吧
感謝朋友們的支援,沒有你們,也就沒有今天的《憤世中年》。但是,網路就是
網路,成敗都在其中——盜版很厲害。因此,在這裡要對各位一直關注我的朋友
們說一聲對不起。不是我想調大家的胃口,這其中的難處我想大家也能諒解。對
於由此給您和您的朋友帶來的不快,本作者表示深深地歉意。並希望各位繼續關
注接下來的續篇《淘氣中年》,再次感謝!!!
序言
人性本善,是中華文明兩千年來的思想傳承,他對我們這個有著悠久古老文化傳統的國度來說,影響不可謂不深遠。人性是善是惡的問題多年以來困擾了多少的學者和大師們,既然如此,我們就暫且擱置吧!讓這個問題留給我們的故事來解答。然而,實際上,從故事本身來講,以它的情節來解答深遠的社會學與哲學問題是極其困難的,也是不太現實的。因為故事的出現,只能給讀者一點點感性的認識。因此,最終我們又會將這個爛皮球踢還給學問家了。
丁小敏是善良的,他受過極其嚴格的傳統道德教育。二十年前,他做人原則而刻板,二十年後他玩世不恭招惹是非,他將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淘氣之中。四十好幾了,還在幹著十幾歲小屁孩們的惡作劇。他時常懷揣一本《老子》也就是《道德經》,時刻反省自己。但他又缺少自制,時而對領導實行懲戒式教育。他自認為自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人格分裂的搗蛋鬼。他的名言是:子不教父之過,官不教民之過也!他極端的認為,如今當官的之所以如此不可救藥,在很大程度上與弱勢群體的懦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他反對官逼民反的說法,主張以教育為主。他說:“過去老蔡常喜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