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定居

怎麼傾訴,再怎麼交流,再怎麼與同伴緊緊貼在一起,都無法避免這種絕對不可能突破的孤獨。

人類創造了語言,創造了藝術,用語言和藝術,那些文學,美術,音樂,舞蹈,表演,雕塑,建築等等工具,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消除那名為“孤獨”的隔閡,想要打破人與人之間那堅不可摧的鐵牢。

這些工具,就是人類所創造的“超感知”。

每一次,透過這些工具,人得以窺見另一個人的內心,每次能夠成功窺見一點點,人就會獲得巨大的感動,沉浸其中,難以自拔。

因為他們感覺到了自身不再孤獨。

而現在,人們不必再依靠那些東西了,不需要再依靠笨拙的“藝術”和“語言”才能夠溝通了。

東京現存的人類,怪物,妖怪,鬼族,幽靈,乃至於一些其他的存在,比如某些當地神社供奉的低階神之類的。

這所有的“有情眾生”,所有有智慧的生命,包括怨靈在內,突然,就感覺自己不再孤獨了。

就好像是,行走在蒼茫的戈壁灘沙漠裡,然後突然遇到了有一隊人員滿載,善良慷慨的大型車隊。

又像是孤獨的一個人上學,然後在小學的後桌交到了第一個朋友。

怪物和人類,妖怪和怨靈,甚至是體型龐大,粗暴無比的鬼族,都紛紛停止了廝殺,轉而互相看向對方。

很奇異的,他們被互相之間打動了。

這些生命,這些有著自己思維的生命,感覺到自身突然被帶進一個全部事物的價值都改變了的世界裡,在這個世界裡,人和人不再是無法理解的了,

人人都茫然不知所措的站在一旁,之前手裡互相殘殺的武器都被放在了地上。

為什麼之前會自相殘殺呢?為什麼之前不理解對方呢?

好象一個到了異鄉的陌生人,在那裡,一個人對於他所熟悉的事物的各種反應都與過去的不同了。

所有人,都感覺到,他們面前的不是敵人,而是自己終於尋找到的,一個嶄新的靈魂,一個具有意料不到的巨大力量的靈魂。

眼前的其他智慧生物,僅僅是目光,就顯示出這樣強烈、這樣獨特的個性,並不只是因為對方放棄了敵意,更不只是因為“一眼鍾情”式樣的互相理解的目光,也不只是因為他們互相給對方都帶來了的慰藉感。

所有人,在這一瞬間,幾乎奇異的感覺到那肉體的重量開始變輕,有一種純精神的性質填充進了自己的身體,一種使人感到不安、但還能感到新奇的精神,把自己的幻想引向前所未經的路途,把你帶到一個朦朧空虛的境界,那裡為探索新奇的神秘只有永恆的星辰在照耀,所有人都感到自己的靈魂一無牽掛,正經歷著各種冒險。

在他人內心的冒險。

人們動不動就談論自己的“內心感受”,但實際上,所有人都對這個詞並不理解;這個詞已經使用得太濫,失去了原有的力量。

因為成千上萬的瑣屑事物都分享了“內心感受”的稱號,這個詞已經被剝奪掉它的崇高的含義了。

一件衣服,一隻狗,一篇微博,一張長圖,不管是什麼什麼東西,只要它承載著資訊,人們都用“這好像我的內心感受”來形容。

所以,當他們真正的,面對面的遇到真正的,他人的“內心感受”時,一時之間卻怔住了,反而認不出它來了。

因為,他們從未感受過。

在交際應酬中,一個人只讓別人看到他希望別人接受他的一些表面現象,那麼,其他人就只能藉助他無意中作出的一些小動作,藉助不知不覺中掠過他臉上的一些表情對他作出自以為正確的瞭解。

有些時候,人們把一副假面裝得逼真,時間久了,他們真會變成他們裝扮的這樣一個人了,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鐵塔變得無比牢固,再也無法開啟。

人們用以遮飾自己毫無價值的思想的虛假誇大使他們的感受力變得遲鈍不堪,正如一個假內行有時也會感覺到自己是在無中生有地偽造某件器物的價值一樣。

這些人透過不斷的加固自己的孤島,因此失去了他們的“超感知”,他們讓別人不能感知自身內心的同時,也不再具有感知別人內心的資格。

所有的智慧生物,都像是一個本性無法改變的小丑,對於“別人的內心”有著虛無,充滿主觀偏見的誤解,正像他的靈魂也是虛無而偏激的一樣。

對這些人來說,別人的“內心感受”就像是虔誠教徒心目中的上帝,又或者葉公希望的“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