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建於清嘉慶八年(1803),曾經有房十五間,佛像六十餘尊,是一座小廟。據老人說,新中國成立前,這裡出售治療風溼的藥膏,不少來玉河遊玩消夏的人,都會進廟求藥。如今小廟儲存完好,山門西側還立著青石碑一座,兩進院落均有正殿三間和東西配殿。
荷花市場:消夏首選地 官民一家歡
荷花市場:消夏首選地官民一家歡
玉河本是皇家水系之一,明清兩代是達官顯貴專用的消夏場所。但隨著清朝的滅亡,玉河失去了至尊無上的政治地位。進入民國後,逐漸荒廢。但在它的上游,卻有一處消夏場所,如火如荼發展起來,這便是什剎海畔的荷花市場。
每年農曆五到七月,正是北京酷暑之時,但同時也是什剎海畔荷花盛開的時候。片片荷葉,陣陣清香,引得無數百姓到此消遣。一些有頭腦的小商販,利用什剎海出產的蓮藕、蓮子、菱角等河鮮,做成冰鎮甜品,推車販賣,漸漸形成一個熱鬧的消夏市場。到了清末,荷花市場已逐漸成型。
那時候老北京人消夏納涼的好去處,主要集中在荷花市場、葡萄園、菱角坑和二閘,這幾個地方也被合稱為“四勝”,其中又以荷花市場最出名。曾任北洋政府大理院院長、修訂法律館總裁的餘棨昌,在《古都變遷紀略》中寫道:“十剎前海,萬柳沿堤,風景絕勝,昔為夏日遊客載酒嬉遊之地”“昔日荷花最盛,為消夏第一勝地”。由此可見,當時的荷花市場,還是人氣頗高的商圈。。19zs。
不光是平民,當年來荷花市場消夏的大人物也不在少數。比如住在什剎海畔的前清攝政王載灃,常到荷花市場的小西湖茶館喝茶;京劇名票溥侗、國畫家溥心畬都是前清宗室,但也常到荷花市場轉轉,與民同樂。至於孔祥熙、梅蘭芳、王瑤卿等各界要人,更是經常出入這裡。直到1950年,荷花市場徹底停辦。如今的荷花市場,販賣吃食的小販早被各種特色餐廳和酒吧代替,但在水邊修建雅座的習慣,卻保留至今。
那寺:從廟堂之高到廟會之喧
護國寺街:皇家場子的戲劇人生
那寺:從廟堂之高到廟會之喧
中國美學講究一個對稱,崇佛的元代統治者為達到“護國”的效果,在大都城心臟地帶一修就是倆。西城這個叫做護國隆善寺,東城那個叫護國隆福寺,可不知怎的,叫來叫去,護國寺就成了西城的專屬,“隆善”的大名反而沒人提了;東城護國隆福寺則正相反,叫響的是後面的“隆福”二字,而這一叫就是七百多年。
直到清朝,護國寺的地位才被後起之秀拈花寺、白塔寺等取代。但護國寺卻沒有從此一蹶不振,而是完成了從廟堂到江湖的華麗轉身。直到解放初期,趕廟會最熱鬧的地兒還屬護國寺和隆福寺。
據一位年輕時常逛廟會的老人回憶,民國年間的護國寺是這樣的:山門兩側多是出售日用雜品、竹柳製品的攤子,山門甬道兩側是玉器攤位。“新街口、什剎海一代旗人多,好這口兒,他們來正方便了。天王殿以裡院子寬敞,攤位更多,什麼賣綢緞布匹的、賣南紙文具的、賣古玩字畫的一應俱全。有時市面上買不到的孤本、珍本,常能在這裡覓到蹤影,而且價錢合適。因此文人墨客都愛上這兒來。”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私營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取消了廟會,護國寺也日趨由熱變冷。如今的護國寺,只剩下歷經七百年風雨仍巋然不動的金剛殿,見證著這條衚衕昔日的尊貴與繁華。
瓷器:枕頭成了館中寶
瓷器:枕頭成了館中寶
館中收藏的瓷器不少,約有五六十件。論輩分,有唐代邢窯的白釉碗;論體積,有半米多高的清順治青花四美十六字圖罐;論格調,有明成化青花高士圖罐。但要說鎮館之寶,還要屬兩個枕頭。
這兩件枕頭的材質是硬邦邦的陶瓷。其中一件為金代磁州窯白地黑彩嬰戲圖枕,出土於香山植物園。這個枕頭成橢圓形,除去地面露胎外,瓷枕其餘部位均塗有一層厚厚的化妝土,並略施薄釉,通體潔白通透。枕面有如意型開光,當中繪有一幅嬰兒嬉戲的圖畫。畫中的兒童虎頭虎腦,梳著“沖天撅”的髮髻,身穿團花開衫,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小少爺。枕頭底部還有“張家造”豎寫楷書陽文戳記,相當於古代的廣告logo。在如今出土的瓷枕中,有“張家造”“王家造”“趙家造”等眾多品牌,其中以“張家造”的瓷枕最為流行,可見海淀博物館收藏的這塊瓷枕還是當時的名牌產品呢。4米4花4書4庫4 ;http://www。7m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