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氣,昏官、庸官、懶官、貪官、冗官比比可見,政令難以通達。工yù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太師yù推行新政,先實行《考成法》,設定標準進行升降黜陟,毫不留情的鞭策這些官員,令政令為之暢通,小子十分佩服。”
張居正捻鬚而笑,心道你這小子也曉得考成法的好處,若非如此,新政推行哪能那麼容易?天下官員大多是因循守舊的,沒有鞭子chōu打的話,他們可懶得很呢。(《7*
秦林又道:“國之安危繫於軍旅,戰luàn頻仍除了生靈塗炭之外,國家也勢必衰弱。太師任用名將平定倭患,令曾省吾、劉顯剿滅僰人之luàn,實現俺答封貢,又調戚帥在薊鎮編練新軍鎮守北方,於是天下安定,有了推行新政的基礎。”
張居正笑容宛然,只是心中有了一絲狐疑,怎麼秦林老說這些……
秦林瞧出張太師有幾分不耐了,故意慢慢往下說:“如今地方豪強把持官府,往往隱匿土地不報,或者依仗權勢bī迫小民投獻土地,將應繳稅賦轉嫁到尋常百姓身上。太師在全國大規模清丈田畝,‘量盡山田與水田,只留滄海與青天,’於是豪強畏懼,百姓歡呼雀躍,官府財賦得以足額徵收。”
張居正皺著眉頭,將茶碗端起來喝了一口水,嘴chún動了動,見秦林還要往下說,終於沒有打斷他。
秦林已將老泰山的反應盡收眼底,一番侃侃而談,信心也越發足了,便將話鋒一轉:“不過,這些都只是枝節,太師的新政綱舉目張,最終還得落在一條鞭法上。”
是了!張居正眼睛一亮,就等著秦林說這個呢。
他曾總結大明朝面臨的五大問題,“曰宗室驕恣,曰庶官瘝曠,曰吏治因循,曰邊備未修,曰財用大匱”,他任上治罪橫行霸道的遼王,打擊不法宗室是針對第一條,實行考成法針對第二三條,整修武備編練新軍是針對第四條,實行一條鞭法則是針對第五條,甚至清丈土地、追繳積欠,也是為推行一條鞭法開路。
身為大明朝第一名相,張居正對五大問題有著清醒的認識,前四條都是枝節,第五條帝國的財政,才是最嚴重的問題,試圖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條鞭法,則是整個新政的核心。
歷史的發展正如張居正的判斷,大明朝的滅亡並非軍隊不如人,並非政治上的腐朽,也不是君臣昏庸無能,而是帝國財政體系的總崩潰。
後世的萬曆二十幾年,明軍還在朝鮮把剛經歷了戰國時期的戰爭鍛鍊、能征慣戰的侵朝日軍打得滿地找牙,到了萬曆四十年之後卻對後金屢戰屢敗,只因張居正新政攢下的家底已經huā光,軍隊的糧餉不能足額髮放,將官只能蓄養少數家丁保持戰鬥力,大部分士兵未經訓練,明軍的先進火器,也因為朝廷付不起足夠的工價,導致粗製濫造,在戰場上不堪使用……
甚至直接覆滅明朝的闖王李自成,原本是朝廷郵傳體系中的一位基層“郵遞員”,因為財政匱乏,朝廷裁撤了郵驛系統,下崗職工李自成才舉起了義旗……
就這樣,當崇禎皇帝連五萬兩勞軍銀子也湊不出的時候,明朝的滅亡已經難以逆轉。
張居正雖不是先知先覺,知道後世發生的這些事情,但他以敏銳的目光看到了財政體系的弊端,因此便以一條鞭法進行改革。
明代徭役原有裡甲正役、均徭和雜泛差役。其中以裡甲為主幹,以戶為基本單位,戶又按丁糧多寡分為三等九則,作為編徵差徭的依據。丁指十六至六十歲的合齡男丁,糧指田賦。糧之多寡取決於地畝,因而徭役之中也包含有一部分地畝稅。
這種徭役制的實行,以自耕農小土地所有制廣泛存在及地權相對穩定為條件,在洪武、永樂年間,中國處於剛從méng元統治下解脫的恢復期,農業化社會的發展相對緩慢,這一制度便創造了永樂盛世,北擊胡元捕魚兒海,南有鄭和七下西洋的輝煌。
可是到了明中期的正德、嘉靖年間,社會已經全然不同,土地兼併劇烈,地權高度集中,加以官紳包攬、大戶詭寄、徭役日重、農民逃徙,裡甲戶丁和田額已多不實,政fǔ財政收入減少。
與此同時,商業大踏步發展,東南地區的商品經濟勢頭迅猛,到了以官方力量實行禁海都無法堵住的地步,海外白銀大量流入,一改帝國初年銀兩匱乏,不得不用銅錢和紙鈔作為貨幣的窘迫局面。
張居正因勢利導,實行一條鞭法,它最重要的有兩方面。
首先是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於穩定。實行一條鞭法以前是賦役分開,農民除了繳納稅賦還得服勞役,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