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部分

老畢,你既精研火器,豈不知若干年後此物必大行於世,戰陣決勝時刀槍弓箭只做輔助,主要得靠火槍大炮了!甚至有一天,槍炮等物將完全取代過去的十八般兵器呢。”

“原來長官銳意革新,進取之心竟不亞於戚帥!”畢懋康深深一揖到地,神色驚喜交集。

火藥,是中國人的四大發明之一,到宋朝便製造了震天雷、突火槍等火器,在襄陽保衛戰、釣魚城保衛戰中屢挫蒙古精兵,以所謂“弱”宋力抗歐亞之蒙古帝國,前後竟堅持四十餘年,火器實在居功不小。

其後蒙古人學了中原製造槍炮的技術,西征歐洲之時十分得力,波斯木剌夷建在崇山峻嶺之間的“鷹巢”,俄羅斯和東歐那些堅固的城堡,被漢人工匠用火炮一座接一座的敲破。

到了朱元璋北伐大都、朱棣北出朔漠的時代,“神機銃居前,馬隊後列,先以銃摧其鋒,後以馬隊衝陣”的作戰方式,成為明軍克敵制勝的法寶,從江南的南京一直打到漠北的哈拉和林,所向無敵,於是龐大的蒙元帝國轟然傾頹。

不過隨著戰爭平息,國內安定,明儒“重道而輕器”,因循守舊的思想又逐漸泛起,火器的發展在明中期存在一段相當長時間的停滯,直到抗倭戰爭的需要,以戚繼光為首的將領才又掀起了研製新式火器、編練新式軍隊的高潮。

明代江南中下層文人普遍有投入顯貴府邸做幕賓,從而在科場、官場獲取先機的傳統,比如徐文長替胡宗憲出謀劃策。畢懋康也是這麼想的,他除了讀書作文準備科舉,同時也精研火器,有意藉此做個進身之階。

不想最熱心火器的戚繼光調往北方的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