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袞袞諸公勾心鬥角,高麗棒子又會騙人,直把俺們邊軍性命打水漂,老子入他孃的!”
這位老兄的來頭也挺大,他有個女兒後來嫁給錦州總兵吳襄,生的兒子那才叫做大名鼎鼎——吳三桂!
不過這時候,做大漢奸的外孫還沒出世,外公自然也是大明朝的忠臣良將。
祖成訓職任遼東副總兵,管帶遼東鐵騎,前日朝廷有詔書下來,說入侵朝鮮的是群倭寇,命令他率三千兵馬過去助剿。
遼東方面有點奇怪,朝鮮不是說三都失守八道淪陷,日本起傾國之兵前來進犯嗎,怎麼朝廷只提大股倭寇?
遼東總兵楊紹勳和祖成訓,一塊去問待在寬甸堡由明軍保護的朝鮮君臣,說明來意之後,李昖和柳成龍這夥人連片刻都沒猶豫就改了口,說倭寇來得兇猛,他們連照面都沒打,其實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敵人,上奏朝廷當然要極力宣稱對方勢大,否則朝鮮方面就太沒面子了嘛。
祖成訓想想也就信了,誇大事態以掩飾責任乃是做官的不二法門,朝鮮還是從中國學去的,大明官員把這套玩得溜熟,早就屢見不鮮。
何況,二十多年前的嘉靖年間,幾十個倭寇就敢縱橫大明東南腹心之地,虧得俞龍戚虎一班兒武將不要命,江陵黨一班兒文臣大力整肅,才漸漸好起來。現而今朝鮮的武備。比當年的大明加倍不堪,幾千、萬把倭寇把李昖打得屁滾尿流,倒也沒什麼奇怪的。
祖成訓可不是什麼無名鼠輩,作為大漢奸吳三桂的外公,他家世代遼東將門,麾下鐵騎常年和蒙古、女真幹仗,是大明最精銳的騎兵部隊,他本人則是非常能打的騎兵指揮官。
兩下一合計。祖成訓覺得憑自己部下這三千鐵騎,打贏倭寇應該不成什麼問題,於是他奉命出征渡過鴨綠江,一路南下直插平壤。
路上遇到的零星抵抗,都被祖成訓猛衝猛打消滅掉了,遼東鐵騎素稱神速。他率領三千鐵騎衝進平壤城的時候,日軍根本沒反應過來,連城門都沒關就被他殺入城中,陣斬松浦家老將日高喜。
可接下來祖成訓就傻眼了,城裡根本不是烏合之眾的倭寇,而是日本經歷了長期戰火考驗的正規軍,數量也不是區區幾千人,而是小西行長率領的第一軍一萬四千人馬!
日軍從最初的慌亂中恢復過來,使用“鐵炮”。也就是日式火槍和明軍打起了巷戰,騎兵勝在野戰衝鋒,並不利於城中巷戰,而且朝鮮的街道狹窄,屋簷低矮,對騎兵行動極端不利,日軍的鐵炮手卻躲在房屋後面,把祖成訓和他的部下當成靶子打。
遼東鐵騎再怎麼英勇,也不可能在不利地形上打贏自己五倍的敵人。將士們浴血奮戰。參將戴朝弁、遊擊史儒、千總張國忠、馬世龍相繼英勇犧牲,士兵傷亡慘重。
祖成訓不得不率軍突圍。在日軍包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連身邊的副將張世隆都死於非命,只帶著為數不多的殘兵敗將逃出生天。
祖成訓不傻,吃了這麼大一個虧,他算是想明白了,朝鮮方面根本就是隱瞞戰情,故意把日軍的規模縮小很多,以便讓自己迅速率兵入境和日軍作戰。
朝鮮方面拿出申包胥哭秦庭的架勢,甚至放棄江山請求內附,渴盼明軍出擊的心情有多麼迫切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李昖、柳成龍這夥人明知日軍勢大,也故意隱瞞,哄得祖成訓先和日軍幹一仗再說。
祖成訓不恨朝鮮君臣,這夥亡國奴也就打點自私的小算盤,他恨的是朝廷袞袞諸公!
憑什麼把出生入死為國奮戰的熱血兒郎,當作朝廷黨爭的炮灰?都說文貴武賤,那些箇舊黨清流的君子們,究竟有什麼了不起,就恁地輕賤武人性命?
想起英勇犧牲的史儒等戰友,再看看劫後餘生的這夥殘兵敗將,當初旌旗獵獵渡江去,現在偃旗息鼓渡江回,祖成訓實在不是個滋味。
“孃的,這仗沒法打,換了哪個文臣督師,都是扯不完的推諉,鬧不盡的黨爭!”祖成訓氣憤憤的朝地上吐了口濃痰,對朝廷失望透頂。
部下兒郎們面面相覷,還從來沒見自家將軍這副模樣,有人悻悻的問道:“將軍,難道戴參將、史游擊他們的血海深仇就不報了,咱們就眼睜睜的看著倭奴小鬼子在江對岸耀武揚威?”
祖成訓略作思忖:“只除非,只除非秦伯爺來督師!”
眾將士精神一振,齊聲道:“便是那位俞龍戚虎劉大刀、東李西麻皆不如的,武昌伯秦少傅?”
祖成訓嘿嘿一笑:“滿朝文武,除了他還有哪個?!”
…………
祖成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