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嘴!”顧清顏一頭黑線,真心惱火,這傢伙竟然會是自己的表弟!
“講第三場吧。”上官博雲瞪了張劍鋒一眼。
第三場最關鍵,無論是張劍鋒、約瑟夫等人,還是科學家、甚至就算是顧清顏和所有的軍人都豎起耳朵、瞪大了眼睛。
第三場決鬥很精彩,無論是開始還是最後。最後更多的是熱血、卻沒有多少好講的,只有剛開始秦飛莫名的擋住了刀鋒、而後更是腳踏那玄妙的韻律,這所有的一切都讓無數人著迷。
一個科學家卻率先開口:“我先問一個問題:我們已經測試試過了,如果是正常的碰撞,根本就無法將長刀切入10厘米深度,就算是折斷了,也不過切入3。8厘米,距離10厘米差距太遠。這裡面,顯然有我們不知道的作用和原理、方法。如果能研究透徹,或許有利於我們對新材料的研究。
而且對方的刀鋒狂猛,不應該能如此輕鬆的擋下來才對。
這兩點,我想問下,秦飛,你當時是怎樣感覺、或者說是如何想的?你能那樣鎮定,說明你有絕對的把握。”
秦飛開啟翼龍機甲上的記錄資料,“首先說說我是如何擋下那狂猛攻擊的。大家看,看上去是一次攻擊,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我一共攻擊了22次。”
先前的科學家看著記錄,腦子一時間有些宕機:“一瞬間22次,每次反應時間僅僅只有萬分之七秒,機甲根本就無法做出這樣的應變速度。機甲長刀重達五六百公斤、甚至一噸左右,一瞬間變化22次,這樣強大的瞬間應力,能把機甲的手臂給折斷。可是我們已經檢查過了,翼龍機甲的手臂完好無損,連一點應力過度、或者是材料疲憊的現象都沒有。
而且就算是機甲材料能夠承受這樣的應力,機甲關節部分提供的動力,都不足以承擔應力變化中動能的十分之一;那瞬間的電流切換,足以燒燬電機。還有,就算是機甲的智慧核心,都沒有這樣的反應速度;機甲智慧核心的反應速度,不過是百分之幾秒。”
“是的,機甲當然不能做到,但人能做到、而且是藉助自然的規律做到。大家來做一個試驗。”
秦飛面色帶有一種驕傲,這種驕傲並不讓人反感、反而讓人覺得特別的有魅力。這不是那麼沒有內涵的驕傲,而是那種自信的驕傲。
在秦飛的吩咐下,很快就有科學家帶來兩段鐵棍,手指粗細、半米長度。
秦飛左右雙手分別握住鐵棍,環顧四周,“做好記錄哦。”
“已經好了。”科學家們已經將超高速記錄裝置開啟。
“看好了。”秦飛兩根鐵棍交擊,然而並不是眾人期待中的一聲響動,而是持續不斷地交擊。一瞬間交擊高達50多次,兩根鐵棍交擊的部分,發生明顯的凹陷。
“這……”不少科學家眼睛瞪大了,瞬間就明白了什麼。能成為科學家當然不是傻瓜,他們只是一時間沒有想到關鍵而已;如今秦飛已經表現出來,這些科學家當然第一時間就明白了原因所在。
其實就是一種簡單的回彈現象。只要將兩個彈性、剛性俱佳的物品撞擊一起、並施加適當的壓力,那麼相互之間的就會連續不斷碰撞、彈起。碰撞後彈起、又被壓力壓回去,而後再彈起、再被壓下……
只要施加的壓力合適,這個過程就會不斷的重複,直到能量消失。自始至終,施加的壓力是恆定的、而只有碰撞過程中發生了自然的變化。這個過程中,機甲和智慧核心處理與輸出的,僅僅是一個恆量——只要計算好了力量,根本就不需要變化。
而這種反覆的碰撞,反覆的彈起、碰撞、敲打,更能很好的阻擋和減弱對手的攻擊(能量),最終完全遏止對方的攻擊。而且這樣的反覆敲打,也能削弱碰撞部分材料的強度。
當然,道理簡單,想要真正的實施就要困難不少,有太多需要注意的事項。但沒關係,只要知道了原因就好。
科學研究中,最困難的,就是隻知道現象、而無法探查到本質;這樣的研究,就是逆水行舟,困難太多。
而一旦知道了本質,科研也就成了順水推舟,所有的一切都將十分簡單,按照本質“模仿”就好。這所謂的研究,就是資料的積累而已;而這樣的研究,完全可以用機器人來代替——科學家只要輸入材料、形狀、力量等,機器人就會自動反覆敲擊、記錄資料、並繪製成為圖表曲線;最後,科學家只要將波峰資料挑選出來,就算是完成了研究。
上官博雲若有所思:“道理簡單,但想要將這樣的技術擴充套件應用,還是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