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蛔≡詼沙。�Ω妹揮小白靼浮碧跫�P胖瀉��浯牽�揮芯嚀逄峒懊孛艿哪諶藎�┯辛醬Ρ冉廈骼剩�皇切諾目�沸戳恕昂�煨Α保��牆嵛脖炅肆礁鱟幟浮癏K”。
“韓天笑是韓嫂的老公,他不是在打撈中出意外死了嗎?骨灰還在渡場放著呢。”我驚訝道。
嶽鳴飛猜道:“原來他才是第一個被威脅的人,我看肯定是胡嘉桁,他妒忌人家能當上場長,所以就……”
“你怎麼不猜是苗姐,她比胡隊長更想當第一把手,她一樣是老資格了。”我提醒道。
“HK是誰?寫信威脅別人,誰會留下姓名的嗎,這樣還不等著被抓啊?”唐紫月奇道。
我想了想,覺得唐紫月說得對,這些恐嚇信太不合常理了。如果這些信不是偽造的,那麼寫信的人肯定有把握,韓天笑不敢報警,或者求助他人。HK是誰呢?香港嗎?我絞盡腦汁,這時靈光一閃,HK會不會是姓名的拼音首字母?若推斷合理的話,那洪克就符合這個條件了,而他也是舟橋部隊的老兵。
“這兩個人都死了,我們現在暫時不能確定HK是誰,不如先開啟檔案袋,看看裡面有什麼東西吧。”唐紫月對我說。
我點了點頭,隨即把檔案袋開啟,裡面裝的是白龍山幾個村子的戶籍資料,還有一些影印檔案。我掃了一眼,大吃一驚,忙叫嶽鳴飛把手電靠近一點,不然看不清楚。原來,白龍山的幾個村子遷到鎮上居住,並不是為了讓彝山縣升為縣級市,而是那幾個村子曾被一場千年一遇的洪水襲擊,淹死了許多村民。為了掩蓋真相,當時的渡場負責人出謀劃策,把屍體撈起來後就連夜送去火化,火葬廠的那麼多骨灰罐就是當時訂製出來的。可是,火葬廠是用燃煤式的火化機,來不及把屍體燒完,於是大部分屍體就被渡場運到了荔枝洞裡。被遷走的村民拿到了鎮上的樓房和救助金,再沒有提起當年的事,許多經歷過大洪水的人也死得差不多了,這件事就更不會有人知曉了。
然而,水是流動的,屍體藏在洞裡總會被發現,有人就想了一個辦法——從柳州的一家野味餐廳買了一批食人魚到彝山鎮,讓食人魚把屍體吃個精光,只剩一些殘碎的骨骼泡在洞中。可食人魚很難控制,它們一下水就到處亂遊,幸好洞中的屍體夠多,它們才一直在這洞裡遊蕩,並沒有破壞彝江的生態平衡。
我看到這裡,心說渡場太過份了,居然隱瞞了這麼大的災情,可這些不都是政府該負責的嗎,一個小小的渡場怎麼管得這麼寬?再看下去,我便豁然明瞭,原來那場大洪水即是天災,也是人禍。
二戰時,舟橋部隊擔負渡河工程任務,基本就是保障軍隊和武器順利渡江。軍隊過江容易,武器卻難,大型武器尤其難。在舟橋部隊裡,有一門技術叫“坦克潛渡”。所謂潛渡,簡單的說,是指坦克像潛泳一樣完全鑽進水裡,藉助密封手段和潛渡裝置,沿河底從水下透過。潛渡作戰屬於一種非常規的作戰手段,是為達成戰術的連貫性和突然性而進行的。
坦克對潛渡條件有嚴格的限制,這是因為坦克在水中受力情況比地面上要複雜得多。例如浮力方面,一輛重50噸的主戰坦克,其體積大約20立方米,水的浮力達到20噸力(約20千牛)。即一個密封良好的坦克,在水底下“失重”約40%,其結果是使坦克履帶的附著性變差,容易打滑。
此外,由於坦克在水下完全密封,潛渡時從通氣筒吸入動力室的空氣,不能經過散熱器使發動機散熱。一般情況下,坦克在水底沿硬質砂地以每小時6千米到7千米的速度行駛時,平均每分鐘發動機水溫約上升4攝氏度,所以必須控制坦克的潛渡距離,以使發動機水溫控制在允許的範圍內。
可是,當年和鬼子打仗哪有這麼多狗屁理論,幾輛坦克剛下到彝江裡就歇菜了。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東西沉了就沉了,沒人去撈過坦克。而在日軍的轟炸中,沉底的坦克也在水中翻滾了幾下,裡面裝的粽子就倒了出來。那些粽子是當地人在端午節送給軍隊的食物,因為軍人揹著槍等武器,粽子就裝進了坦克裡。
“哦,原來如此,粽子是剛剛從坦克裡倒出來的,難怪打撈日誌會這麼記載。”我恍然大悟,在心裡說,“我和唐紫月在老渡場挖到過一本打撈日誌,那上面提到舟橋部隊打撈沉江的軍火時,撈起了粽子,他們還以為是屈原送來的。坦克潛渡是機密,為了不被日軍發現,那次行動只有少數人知道,舟橋部隊的普通打撈員是完全不知情的,寫進日誌裡時就成了超自然的事件。他們還提到水裡有怪物,想必就是被淤泥覆蓋了的坦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