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他存在莫斯科銀行裡的盧布數額驚人,成為當時最有錢的人之一。

1929年至1933年,全世界發生了史無前例的經濟大危機。作為危機發源地的美國自然受傷最為嚴重,無數的企業破產,無數的人從高樓跳下,無數失業人員等著國家的救濟,整個美國被籠罩在蕭條中,人們都心灰意冷,絕望透頂。

哈默過得也很不如意,但他堅信未來一定會變好的。他思索到:美國長此這樣定會國將不國,所以必然會有變革,一旦出現變革,機會就會隨之而來。

1933年美國總統競選,在所有競選人中,哈默極其看好羅斯福。羅斯福的叔叔西奧多?羅斯福曾當選過美國總統,羅斯福政治世家的優勢是其他競選人沒有的;再者,羅斯福為人堅毅沉著,其演講才能非同尋常。這時他便開始了一番大膽的假設:如果羅斯福成為總統,他一定會實行新政;一旦新政,必然會刺激國內消費和需求,到時禁酒令也會被廢除。禁酒令被廢了,人們就可以敞開肚皮喝酒,各類酒的需求必然會大增。酒的需求增加了,作為配套產品的酒桶也會出現空前的需求。

哈默當機立斷,開始行動了。他利用和蘇俄的關係,從蘇俄買來大量木材,建了幾個大型的酒桶加工廠。當時人們都很不解,認為哈默瘋了。不想後來羅斯福果然當選為總統,禁酒令也被廢除,哈默生產的酒桶立刻被搶購一空。透過賣酒桶賺了一大筆後,哈默又以數倍的價格將那些酒桶加工廠高價賣給其他人,自然又是一筆天文數字的收入。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利比亞在全球進行招標來開發油田,來自9個國家的40多家公司參加了這次投標。參加投標的公司並非都想開發油田,有些公司希望拿到租借地後再轉租,從中賺一筆差價;另一些公司,其中包括西方石油公司,雖財力不夠雄厚,但至少具有經營石油工業的經驗。利比亞政府允許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參加投標,因為他首先要避免的是遭受大石油公司和大財團的控制,其次再去考慮資金有限等問題。

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與那些石油巨頭相比,實力懸殊太大,和他們硬拼無異於以卵擊石。但哈默也有他的優勢,那就是他和利比亞國王私人關係良好,哈默知道決定成敗的關鍵在於如何巧妙地運作。

哈默對這次投標非常重視,他的投標方式非同一般,投標書用羊皮證件的形式,捲成一卷後用代表利比亞國旗顏色的紅、綠、黑三色緞帶扎束。在投標書的正文中,哈默加了一條:我願意從尚未扣稅的毛利中拿出一部分錢供利比亞發展農業用。此外,還允諾在國王和王后的誕生地庫夫拉附近的沙漠綠洲中尋找水源。另外,他還將進行一項可行性研究,一旦在利比亞找出水源,他們將同利比亞政府聯合興建一座制氨廠。

哈默的真誠贏得了利比亞政府的認可,最後,哈默終於得到了兩塊租借地,使那些強大的對手大吃一驚:這兩塊租借地都是其他公司耗巨資後一無所獲而放棄的。。 最好的txt下載網

天機篇(8)

很快哈默也由興奮變為煩悶——在租地上鑽出的前三口井都是滴油不見的幹孔,僅打井費就花了近300萬美元,另外還有200萬美元用於地震探測和向利比亞政府官員的交際費用。於是,董事會里有許多人開始把這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叫做“哈默的蠢事”。

雖然和股東之間意見不合,但哈默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他決定堅持下去,他要和未來賭一賭。哈默的堅持見到了成效,不久,第一口油井出油了,此後,另外8口井也出油了。這下股東們的心情可是從地到天。這塊油田的日產量是10萬桶,而且是異乎尋常的高階原油。更重要的是,油田位於蘇伊士運河以西,運輸非常方便。

與此同時,哈默在另一塊租借地上,採用了最先進的探測法,鑽出了一口日產萬桶自動噴油的油井,這是利比亞最大的一口井。接著,哈默又投資億美元修建了一條日輸油量100萬桶的輸油管道。而當時西方石油公司的資產淨值只有4800萬美元,足見哈默的膽識與魄力。之後,哈默又吞併了好幾家大公司,這樣西方石油公司一躍而成為世界石油行業的八大巨頭之一。

哈默的一生都在全世界來回穿梭,他到處投資專案,興辦實業。改革開放前後的中國還不被全世界看好,甚至很多人不敢到中國來投資,哈默藝高人膽大,率先來到中國投資。他的冒險再次為他獲得了大筆的利潤以及很高的國際聲譽。

猶太人幾乎都是亂中取勝的高手,類似的例子太多,限於篇幅,無法一一道來,因此選擇了羅斯柴爾德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