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與雲南連連戰敗,法國的主戰內閣被迫辭職,上海租界的洋人唯恐中國朝野收回主權,紛紛逃離中國,另外很多人也是為了避免受到更大的損失,紛紛賤賣自己的房產,房地產價格自然一瀉千里。
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變動,哈同卻分析清政府會越來越*,對洋人的“堅船利炮”十分畏懼,由此不敢得罪洋人,此戰不管清政府是輸還是贏,清政府都會盡力討好洋人,斷然不敢收回主權。
哈同當時還未獨立經營地產,他建議沙遜洋行老闆不要外逃,而是乘機購買地皮。沙遜洋行老闆誠惶誠恐,不過還是聽從了哈同的建議。後來的事情果然如哈同所料,清政府即使打贏了戰爭還是怕進一步激怒法國,清政府主動退讓示弱,與法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法國不勝而勝。聽到這個訊息,洋人們又馬上捲土重來,回到上海,其他的投資者、置業者又搶著買房,房地產價格迅速回升並超過了戰前,沙遜洋行僅地產一項獲利500多萬兩,更不用說其他的了。
哈同自己也從中得到了很多好處。哈同那時自己也買入一片土地,後來建成別墅愛儷園(俗稱哈同花園),佔地200多畝,是舊上海的第一大園,該園現為上海展覽中心。
哈同決定利用晚清亂局繼續為自己謀富貴。有了些資本他就要自己創業,創業做什麼呢?哈同琢磨著市場,晚清中國被迫開啟了國門,洋行勢必會大量湧入上海這個東方第一都市,洋行同中國的普通商店比起來絕對高一個檔次,定會取代傳統商店成為主流的零售業,現在洋行還不多,就做洋行!哈同就建立了自己的哈同洋行。
那時洋貨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不是那麼多,消費者較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