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高於現實的。溫州生意人不在乎幹什麼,也不計較生意是大是小,只認定一條,能賺到錢就幹,哪怕只有一分錢的賺頭,也會不遺餘力。他們也追求大生意、大規模、高利潤,但是,他們的生意眼光更善於盯準小專案、小商品,大小生意都不放過。

曾經風行全國的擦鞋機、爆米花機、修鞋機、芽菜機這一類實用小機械,造得最早的不是在大工業氛圍中成長的東北人,也不是素有大商業傳統的上海人,而是浙江人。

浙江人,特別是溫州人,走的是小商品、大市場的路,不怕賺錢少,就怕不去賺。紐扣、標籤、標牌、小飾品、小玩具,這些被人看不起、懶得做的“小東西”,溫州人卻做起來而且做“發”了,做成全國最大規模、形成輻射和影響全國的大型專業市場,如永嘉縣橋頭鎮的紐扣市場,其規模和影響力之大無人可敵。

◎ 不怕沒財路,就怕沒財智

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區別是自我認知的不同。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正相反,富人深信自己生下來就不是窮人的命,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這是他血液裡的東西,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一旦強化了某方面的意識,這種意識會滲透到他的生活之中,表現在他的一舉一動之中,他做起工作來就一定非常自覺、非常認真,也就非常得心應手。這就表示,強烈的賺錢意識是使致富成為可能。

“在金錢上我從小就喜歡以萬和千萬為單位,即使是在身無分文的時候也是這樣。”一位成功的溫州商人如是說,“我們一般從小就確立了賺錢的志向,而且把目標定在1000萬元以上。”有人統計,美國《財富》雜誌每年所列的全球最富的100個人,其中有95%以上的人從小就有發財慾望,57%的全球鉅富在16歲之前就想到了要開自己的公司,43%的全球鉅富在成年之前已做過第一樁生意。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要想致富,需要從小樹立賺錢意識。

《塔木德》箴言提到:身體依靠心靈而生存,心靈則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