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那僅有的十多袋米也已用完,可災民還是如潮水般湧來,他們這一口鍋,哪裡夠幾千災民分的?唐賀和潘谷不免憂心重重。正苦悶時,只見周流寺老方丈正帶著僧眾趕來,抬了寺裡的幾口大鍋,一車糧食,到了城門口就地起灶,煮起粥來。
唐賀潘谷一見大悅,方丈見到唐賀,也甚是驚喜,一邊指揮僧眾,一邊走上來說道:“唐施主果是菩薩心腸,我佛慈悲,能有唐施主、潘施主這樣的善人,真是眾生的大德啊!老衲這裡鍋不夠用,不知能否借二位的一用?”
二人求之不得,連忙生火,拿了糧食一起和眾僧煮粥分粥,救濟災民。
連著三天,寺裡的糧食已快吃完,而皇帝的撥款卻還遲遲未到。災民裡三層外三層聚在城門外跪拜磕頭,乞求縣令開啟糧倉分發糧食。誰知縣令不但不為所動,竟還派兵守住糧倉,堅決不肯放糧。
老方丈終日愁眉不展,只因寺中已經無糧,如此下去,恐怕餓死的災民還要多一倍啊。萬般無奈,老方丈便叫唐賀寫書請縣令開倉放糧,可唐賀連寫三遍,託衙門口的衙役傳上去竟是一點動靜都沒有。潘谷長嘆一聲道:“老方丈不必再費心了,世事如此,你我都無法改變,且聽天意吧!”
話雖如此說,可那方丈怎忍心眼睜睜看饑民餓死,實在無法可想,只好率眾僧人對著城樓盤地而坐,口唸佛號,以期感化縣令。
唐賀、潘谷和眾災民也只有跟隨老方丈靜坐求告,一時間,只見浩浩然幾千人坐於城門之下,高聲唸誦佛號,慷慨悲壯,聲震長空,。
如此又過了一日,始終不見放糧,更不見撥款,災民卻因飢寒交迫倒下十之有一。老方丈已是三天水米未進,只是雙目緊閉,唸經不止。待到傍晚時,那方丈突然叫過唐賀和潘谷,氣息微弱地說道:“老衲已快不行了,只是尚有一事要拜託二位施主,望二位施主莫拒。”
唐賀潘谷大驚,摸了摸老方丈的脈搏,果然已是細若遊絲,連忙說道:“老方丈請講,唐某潘某自當盡力而為,決不辜負老方丈心意。”
老方丈喘息著說道:“老衲有一夙願,就是要將藏經閣所藏經書抄寫數十萬份,分散各寺,宏揚我佛法,以救世人不古之心。那日得見唐施主妙字翩若驚鴻,矯若遊龍,抄經一事,唐施主應是最佳人選,而潘施主制墨又是天下第一,若得你二人相助,我藏經閣所收妙法經書便可公告天下了,老衲這邊跪謝二位了!”說著,那老方丈就顫顫巍巍起身要給唐潘二人磕頭。
唐賀潘谷正要去扶,見老方丈微笑一下,竟自沒站立起來,唐賀伸手一摸,方丈竟已圓寂。
旁邊幾個僧人一見,失聲痛哭道:“方丈歸西了!”其餘幾十個僧眾一聽,頓時大哭,紛紛圍了上來,齊聲唸誦“阿彌陀佛”助老方丈往生。
幾千災民本已昏昏欲睡,忽聽唸佛聲陣陣,又聞說老方丈已歸西,便想起這幾日方丈為他們送粥解難,不遺餘力,最終竟為他們這些災民耗盡了最後一絲力氣,都忍不住齊聲痛哭,幾千人對著老方丈跪下,隨著僧眾一起大唸佛號。
那城樓上的守將只見城下數千人黑壓壓跪著,哭喊聲佛號聲直衝天際,何等悲壯!不由心下一軟,想想自己也是窮苦人家出身,這幾千災民如同自己親人一般,當下便再也看不下去,帶兵把縣令從府中逼了出來,推上城樓,讓他看看這撕心裂肺的慘景。
不想那縣令剛上城樓,突見傍晚的天空霞光萬丈,亮如白晝,五色彩雲一起湧來,雲中竟現出地藏菩薩身形,手持法杖,眼中似有淚光閃動。
城樓上守軍嚇得丟下兵器,倒頭就拜,城下災民見狀,無不歡欣,唸佛聲勢更大,那縣令看到如此景象,也不免心驚肉跳,心道,這要是把菩薩都惹火了,我的小命哪裡還有?我這烏紗留著又有何用?於是當即下令,開倉放糧!
守將就等這句話了,此令一出,立即帶著幾百兵士到城裡把糧倉開啟,用馬車一車車運到城下分發給災民,才解了燃眉之急。不過幾日,皇帝撥發的銀兩也到了,災民這才獲救。
不想皇帝得知地藏菩薩現身之事,怪罪縣令惹起天怒人怨,把他遠遠地發配到了雲南邊疆,縣令後悔不已,遂在雲南雞足山出家為僧,數年後竟修成正果,此乃後話。
第六章 三千煩惱
卻說唐賀潘谷二人幾日後到周流寺隨眾僧安葬了老方丈,便到藏經閣檢視經書。一青衣僧人開啟經閣,只覺一股黴味迎面襲來,原來這藏經閣經書因年代久遠,大部分都已長出黴斑,若不及時抄寫更換,只怕再過幾年都已腐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