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與太平洋所受到的日軍壓力。因此,國際社會對於中日之間的戰爭發展,完全採取隔岸觀火的態度,看看中國究竟能夠抵抗日本多久。日本當然是有機會充分了解國民政府之“求和不避戰”的立場,但是日本還是覺得,這是一個動手解決華北的時機。
平津既然淪陷,舉國震動,蔣介石在七月三十一日,發表全軍將士的抗戰宣告,並且在內部高層會議之中,蔣介石極力為宋哲元違背中央指示,擅自撤離北平的做法辯護,認為目前是團結抗日的時刻,只要宋哲元繼續擁護中央抗日,沒有必要再追究責任,當天蔣介石下令財政部立刻撥款給二十九軍的後勤所需(當時地方軍的財務是獨立的,宋哲元不戰而丟掉平津,財源盡失,軍隊衣食立刻發生問題),並且在隨後發表的華北戰鬥序列之中,任命宋哲元為第二集團軍司令,負責津浦線的防務,並將二十九軍擴充為三個軍的編制。
事實上,日本方面的不擴大派,在盧溝橋事變之後,也曾試圖以和平方式來解決中日之間的衝突。在盧溝橋事變的訊息剛開始傳回國內之時,首相近衛文末、海相米內光政大將,外相廣田都認為,這可能是陸軍所蓄意製造的事端(這次到是冤枉了日本陸軍),但是日本政府在發現宋哲元一味退讓,以及日本海外駐軍一再地請戰之後,才認為不妨利用這個機會,從中國身上多撈一些利益,以轉移國內的經濟與政治的壓力。
但是參謀本部作戰部長石原莞爾少將,卻清楚地看出,中國很可能已經退無可退了,日本若要再進逼一步,中國必然會決死抵抗,而把日本陷入戰爭泥沼之中,蘇聯將會漁翁得利,更容易擊敗日本。因此石原曾經要求廣田外相,甚至是近衛首相,親自前往中國,進行和平訪問,此舉曾經得到政壇元老西園寺公望的同意,但是遭到軍部強烈的反對。石原甚至直接用無線電與駐屯軍的聯隊長牟田口大佐通話,要求駐屯軍撤離豐臺,避免與華軍在盧溝橋繼續產生衝突,當然石原的這個要求,引起駐屯軍少壯派軍官強烈的抗議。石原把動員國內部隊前往華北的命令也擱置了將近十天,但是最後日本受到宋哲元一再退讓的刺激,於是舉國狂熱,民氣沸騰,認為中國既然示弱,實在是大好時機(哪有現成的便宜都不撿的道理?),因而終於進行攻佔平、津的軍事行動,石原接著就被調職了。
其實日軍攻佔平、津後,日本內閣曾經要想就此逼中國簽下城下之盟,將永定河與海河與長城之間的地區,化為中立地區(按照日本的解釋,中立者,就是中國不得干預,日本可以操縱)、要求中國正式承認滿洲國、國民政府撤出在冀察的所有機關、禁止全中國所有反日的活動、中日簽訂防共協定、對日本開放中國市場。這些條件,在八月十日由日本駐華大使川越茂,向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的高宗武提出,但是這種喪權辱國的條件,當然是不可能被國民政府所接受的。
蔣介石終於決定,這是國民政府決心抗日的最後關頭,因此下令華軍,積極準備在華北與日軍決戰。但是在上海爆發中日虹橋機場的軍事衝突之後,日本海軍開始大量在上海集結,因此蔣介石決定將全面抗日戰爭的主力戰,移轉到上海。八月十三日,日軍在上海發動攻勢,十四日蔣介石發表抗戰自衛宣告,十五日,日本宣佈全國動員,成立作戰最高司令部大本營,並且下令成立華北方面軍與上海派遣軍的戰鬥序列,中日的歷史決戰,就此全面地展開。
19。9 七七事變的檢討
我們瞭解盧溝橋事變所引爆的中日曆史決戰,與當夜第一槍的歷史真相,以及志村菊次郎的失蹤復返,並無真正或必然的關聯。整個盧溝橋事件的真相是,事前既非日軍故意設計,而在事後也沒有立刻引爆全面的衝突。中日雙方最高階層對於這個事件一開始的反應,其實是比較傾向“不擴大”的立場。這個小小的事變之所以會擴大,主要原因是日軍的旅團長河邊正三少將,與聯隊長牟田口廉也大佐,硬要藉這個題目,擴大事變以拉高自己的威望,而當時駐屯軍的代理長官參謀長橋本群又壓不住現場狀況,造成中、日雖然達成解決的協議,很快的又被推翻,衝突越來越多,事情越鬧越大,日本的輿情更是出現狂熱的求戰情緒。
這時候,不但是關東軍與朝鮮軍的將校們,全部主張強硬對付中國,連日本的輿情,也是高喊日本必須拿出行動,懲罰中國的“無禮”,駐屯軍的部屬更是已經殺機已露,難以約束,人人都想利用這個機會立功,所以新任的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在強烈的行動企盼壓力下,幾乎是別無選擇的要籍機立威。而唯恐天下不亂的日本海外駐軍將校們,更是拉幫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