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天才:顏回、賈誼、王勃、盧照鄰。西漢的賈誼是不消說了,15歲成名,雖受排擠被貶為長沙王太傅,但東山再起的機緣不是沒有,嘆只嘆才32歲就去世了。唐朝的王勃更了得,6歲就會詩文,名動一時。作詩寫文時,先磨墨數升,然後暢飲酣睡,待到一覺醒來,揮筆成章,可一字不改,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怎奈25歲就作古!你再是個天才,哪怕是絕頂的天才,若二三十歲就去世,那絕不會是“大有可為者”。 讓毛澤東雙眸裡奮切的“火花”熠熠生輝的,還是在遊歷到柳午亭書齋裡的時候。 毛澤東飢渴地跋涉在書山中,興嘆不止:“你真幸運,‘近水樓臺’!” 相陪的柳直荀認同地一笑。 “你在哪裡唸書?” “雅禮大學。” “教會辦的?你該上‘體育大學’才是。” “你呢?上不上?” “上、上,這可是人生的第一大學!”毛澤東驀然讀到什麼,雙眸一亮。 柳午亭的聲音彷彿從書中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