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給林泱她們安排的住處也叫晞園,前屋後院,前面是三間大屋,左右兩梢間——這是孟思蘭母女居住的地方。
按照孟思蘭說法,本來晞園只有這麼大,但現在把晞園後面小花園打通,以廊廡相連。
花園裡也有三間正房,左右兩次間,比孟思蘭他們住的小很多。
給林泱一個人住也不算小。
不過這裡有個尷尬之處在於,原本晞園是指林泱住的三間小屋,屋後有個巴掌大的池塘,之前是孟白商專屬發呆之所。
後來她們過來,國公府人找泥瓦匠重新修繕,把兩處連線在一起。
林泱掰著手指頭簡單算了下,修繕房屋大約需要十天,而她現在認識孟白商有二十天。
她深刻懷疑這是孟白商授意的。
不過前面三間大屋一直是孟思蘭客居之處,也不能算是孟白商刻意為之。
開局不錯——林泱很是滿意。
她喜歡私密空間,白天跟孟白商借五節刻竹林七賢大屏風隔斷。她記得當時跟孟白商說要這個時,孟白商嘴角抽搐了一下。
她心裡很是煩悶,不捨得就藏起來,或者直接了當說不借,非要吞吞吐吐讓我猜你心思做什麼。
不嫌累的慌。
所以即便猜到孟白商不捨得,她還是很淡定的讓人把屏風搬來。
至於右邊,有現成的花梨木書架,上面有各種瓶瓶罐罐以及書籍作為隔斷。
這樣的話她右邊是寢室,中間是會客廳,左邊是書房,倒也相得益彰。
她看到房間裡有魚竿,想著等明天閒了拎著魚竿到小池塘釣魚,前面望秋閣有小廚房,閒暇時間釣魚、看書、美食,或者打獵。
她一直都想得開,當年在莊子裡也是如此,她注意飲食和鍛鍊,知道讀書習字重要性,偶爾揮汗如雨打獵。
日子就是這麼平淡閒適。
即便是蕭夫人面無表情到莊子裡,冷冷坐在二樓透空樓閣納涼,看著她坐於柳樹下戴著帷冒遮擋陽光釣魚。走的時候什麼都沒說,過幾天找人給她送本《陶淵明集》。
白日裡她問孟白商,為何這裡也稱晞園?
孟白商平靜道:“晞園在望秋閣西邊,本來想叫西園,想了想還是換成晞。我喜歡坐在晞園紫藤花樹下,看晨光熹微。”
“我還喜歡到後面小池塘釣魚,我特地不讓人打理,那裡的魚又肥又蠢,一下午能釣到好些。”
“你堂堂國公府世子,怎麼心境如老人般?”林泱十分好奇。
她是沒辦法,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間,否則她肯定會瘋的。
孟白商不一樣,他是在父母期待下出生的,家世顯赫,所有人都捧著他,就連跨州去飛雀谷剿匪,霍州刺史對他讚不絕口,好像盼著他來管閒事。
這麼一個驕傲的人,怎麼會代表初生的‘晞’和象徵暮氣沉沉的‘西’糾結,他的人生本應是絢麗耀眼。
但孟白商沒有回答她的話,報之以微笑,轉移話題道:“阿泱,你小字是什麼嗎?”
她接過他手中的筆,在宣紙上寫下‘甘奴’兩字。然後問他:“你呢?”
孟白商嘴角咧開,笑如秋水之令人心神盪漾,最終他什麼都沒說,擺擺手讓她回去好好收拾東西。
“娘子。”朱明輕喚道。
林泱‘嗯’了一下,從沉思中反應過來。
朱明打趣她道:“娘子在想什麼?”
“沒什麼。”
“娘子眼角的笑意都攔不住了呢。”
朱明持一盞蠟燭過來,把林泱面前的燈罩拿開,換好蠟燭後,屋內亮堂了不少。
“朱明。”林泱溫和道,“你是蕭夫人帶出來的,我是相信你的。”
今日盧夫人見她只帶了一個丫鬟,又指派給她一個名叫夏和的一等女使。她要朱明屈居與夏和之下,擔心朱明陡然降職心裡不爽快。
朱明笑笑,丫鬟職業數年的她知道來到國公府做客,自己肯定低於盧夫人指派的夏和,她們畢竟是客人,但不知為何林泱居然會認為這是件大事。
她安慰林泱道:“娘子,我懂規矩的。”
林泱點點頭,她認可蕭夫人能力,更何況朱明還是楊媽媽的女兒,從來沒懷疑過朱明會沒分寸。
“之前在林府,你月錢為三百,我給你漲到一千……”
“娘子。”朱明忙打斷她,“你月錢才三千錢,還要拿出來賞人,不能光給了我。”
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