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車行業的困境。龐大的租值被蠶食了數十年,幾殆盡矣,怎還可以經得起金融市場的風風雨雨呢?

一般而言,蠶食企業的租值,是需要工會的協助才能成事,所以工會有工人的支援。工會操作的關鍵(先進之邦的工會,不是目前中國的),是阻礙工人自由參與競爭,因為工人自由競爭不容易蠶食企業的租值。

有幸有不幸,中國的最低工資與新勞動法是來得太早了。君不見,目前紛紛關門大吉的工廠,清一色是接單工業,沒有什麼租值可言,用不著什麼工會對立老闆就失蹤了。這是不幸。幸者,是關門關得那麼快,而又是那麼多,其示範大有說服力,好叫有關當局知道容易中先進之邦的勞動法例之計。

可以阻礙工人自由競爭的工會今天在中國還沒有出現,可能因為大有租值的企業目前在中國不多。新勞動法無疑鼓勵蠶食租值的工會出現,但要等到中國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大有租值的企業無數,這類工會才會藉新勞動法的存在而林立起來。真的嗎?可能不會吧。聰明的老闆會意識到只要新勞動法存在,有租值蠶食力的工會早晚會出現,不敢向增加租值的投資下注。

這就是北京的朋友要重視的一個關鍵問題。要搞經濟轉型這些日子說得多了,而所謂轉型者,就是要鼓勵增加租值的行業:研發科技、搞國際名牌,等等。有新勞動法的存在,企業租值上升,蠶食此值的工會隨時出現,豈非血本無歸乎?新勞動法來得那麼早,一則是悲,一則似喜也。我這個老人家是怎樣也笑不出來的。

從蠶食理論到效率工資(1)

(2008…11…28 08:07:27)

前文《新勞動法與蠶食理論》原本是要向北京的朋友解釋一些政策上的要點,但寫到中途,想通了整體,認為是難得遇上的頂級經濟學,立刻緩慢下來,用足心機,轉為向同學們示範一下:這就是我信奉的經濟學的正規版本了。不是不可以用數學表達,但不需要。表面看是淺的,但變化多,推斷與解釋有深入的層面。雖然差不多所有用上的理念是本科水平,但配合得那麼完整不容易。我自己隨意發揮,整篇文章只寫了五個小時,但我天天觀察,天天想,近五十年,熟能生巧也。

該文用上的概念相當多,包括成本、租值、價值、交易、合約、均衡、競爭等。約束行為的理論只有需求定律,沒有其它。同學們可能看不出需求定律用在哪裡,其實無處不在,到處皆是。這種砌來砌去的經濟分析要講邏輯,也重視真實世界的現象觀察。要熟習,否則砌得生硬,稜角分明,貨色就變得低檔了。數十年來我對經濟的發展推斷得準,解釋世事得心應手。這種解釋人類行為的科學使我著了迷,每有所悟,廢寢忘餐,暮去朝來,垂垂老矣。

概念聽來容易,每個概念可以幾句說完,但要掌握得好動不動要幾年工夫,要不斷地想,也要不斷地以真實世界的觀察印證。一個概念的充分掌握要好幾年,十個八個豈不是要數十年了?不是的,你要多個概念一起學,互相對照,大致上五年左右可以畢業。問題是你要有懂得的人教導,今天是不容易找到的了。我曾經把自己所知的寫進三卷本的《經濟解釋》中,當然比不上我親自教。同學要多讀幾遍,到處作實地觀察,或有可為。

要怎樣示範我說的困難呢?以我歷來佩服的馬歇爾為例,他對成本的概念掌握有偏差,所以在他發明的準租值(quasi rent)的概念上錯了一半,而到了他分析上頭成本(overhead cost)時,全盤錯了。馬歇爾偉大,因為錯歸錯,他的分析架構完整,提出的理念重要,好叫我們後學的可以改進而完善之。不對,但重要,有啟發力,我欠馬歇爾實在多。

舉另一個例。以一般均衡分析而揚名天下的瓦爾拉斯(L。 Walras),用方程式處理均衡,發明不易,其實沒有什麼。一般學生幾天可知大概,聰明的幾個小時。但可以解釋現象嗎?不成。我用的均衡理念不需要方程式,但要好些年才能掌握。我用的均衡,是說有足夠侷限條件的指定,讓我們推出可以被事實驗證的含意。這是把空洞的方程式加進了內容。真的不容易。從事者要對科學驗證的方法用得熟,也要對世事知得多。

記得一九七五年回港渡長假,某國際知名足球隊來港比賽,我見那麼多年沒有到現場看足球,託一位有關係的朋友購票。兩個小時後他給我回復,說優座票早就沒有了,劣座還有,而歷來的經驗,是大賽事優座票早就銷售一空。這現象啟發了我:為什麼優座票價是偏低了呢?我跟著花了幾個晚上到電影院去調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