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帝女屍身所化,此事想必弄殤賢弟曾告於你知。”
弄無憫又再頷首,“家父確已告知。”
“你可知萬年之前,天帝因何要判女兒九日烈炎烤炙之刑?”
“無憫不得而知。”
老者嘆口氣,接道,“天界曾有一仙,名喚陰燭屍,蟄伏萬歲,忽而得道,一朝為仙,難窺**,道心不淨,墮仙為魔;於用九墟坑滅仙長一百零一位、妖九千、凡人三十千。”
無憂聞言,心下大駭。
弄無憫垂了眼,緩道:“那帝女,莫不是助紂為虐?”
老者頷首,“情之所至,心中哪還存的下半點天道倫理。帝女為陰燭屍所惑,謊言誆騙一百零一位仙友到了用九墟,最後齊齊折在那裡。”
“不知最終何人又是如何將陰燭屍制服?”
“萬年前此禍一發,天帝即命我與兩位師弟前往,之後亦是歷經波折才將陰燭屍封於用九墟內。”
“三尊齊出,想來定有勝算。”弄無憫拱手。
老者嘴角一絲苦笑,“四野廢,血月出。九九之期方才將陰燭屍以天、地、人三才咒封印於用九墟;而那時,已是白骨茫茫,生靈塗炭。“
“敢問仙尊,何為天地人咒?”無憂心中實是不解,開口道。
“萬年前的三才咒乃為吾與兩位師弟共同施為,施咒者需鼎足而成三角之勢,分持正一咒、太一咒、歸一咒,以氣加持,以力推送,定於用九墟東西南三方作三書守護陣法。這天地人三咒即是以正一、太一、歸一代表天地人三才而布的三書守護陣法。”
無憂聽得似懂非懂,“若是那陰燭屍已被封印,今日現於追日宮的怪蟲又因何而出?”
老者搖搖頭,嘆道:“這三書守護之陣,令陰燭屍長眠用九墟萬年;這萬年間,用九墟共現血月異象十次,血月陰氣集聚,陣法威力已是削弱,而我跟師弟們又一直難以找到合適人選重施三才咒,無法令陰燭屍再陷長眠。今日,正是萬年之期,且為純陰之日,說來也巧,正趕上知日宮弟子考核,多惹了事端。”老者看看弄無憫,又將眼風掃過無憂,“但無論如何,陰燭屍無法真正脫身,他離不開用九墟,只得透過怨念操控血蠟蟲四下尋覓帝女下落。”
無憂這方明白,剛才現身棄杖臺之怪蟲,就是陰燭屍所控血蠟蟲。她心念一動,“帝女化作金烏丹,血蠟蟲尋找帝女來到肩山,這仙尊又言是因著我那血蠟蟲才會至此,那我到底跟金烏丹有何淵源?”
無憂心中驚懼,若想明瞭各種關聯,恐只能找到孃親問個明白。
弄無憫略一側頭,見無憂面色有變,輕咳一聲,道:“看來你並不知與金烏丹瓜葛。”
無憂抬眼,一臉疑惑。
“無論知與不知,你若不提,我自不問。”
座上老者見狀,緩道:“賢侄,陰燭屍之事,你從何得知?畢竟他為陣法所困已有萬年。”
弄無憫回道:“家父收集整理一眾上古典籍,藏於知日宮兩酉閣中。自雙親……”弄無憫一頓,接道,“自其見背,無憫時時閱覽閣內典籍,見父批註之手書,稍解思念。”
老者又再搖搖頭,卻也不知如何勸說,“弄殤賢伉儷未必……”其實他心中亦是知曉,若非遭遇不測,二人怎會離開千年毫無音信,留了當年不過稚子的弄無憫一人坐鎮知日宮。
弄無憫又道:“古卷中曾提及陰燭屍之名。家父標註,道其可操怪蟲襲人,此蟲自臍而入,可控人心,若欲破之,需以氣貫百會,行鑿顛之舉,方可打通此人身上關竅,引清氣入體,逼出血蠟蟲。”
老者頷首,“弄殤賢弟實為仙界奇才,賢侄洞察之力亦是可圈可點。”
“不知,可否帶吾前往兩酉閣一觀?”
弄無憫心感詫異,抬頭跟老者對視一眼,已然明瞭。
“仙尊請。”
第十六章:因果從頭論 … 第53話
弄無憫與老者一前一後,瞬時化了兩道金光便飛出知日宮主殿。無憂見狀,感此事蹊蹺,卻也無從去尋兩人蹤跡。
須臾之間,弄無憫二人已是到了兩酉閣前,就見此閣依雲而建,飛閣流丹,琉璃鱗次。
“想來賢侄明白,不過藉此屏退無憂罷了。”
弄無憫點頭,作揖道:“仙尊莫非要告知金烏丹跟無憂瓜葛?”
老者微笑:“賢侄果具高世之智。”
“無憫受教。”
老者正色:“吾感用九墟異動,即遣出虛明靈羽四方探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