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部分

6日夜,日軍主力由包圍間隙突圍向高安退卻。

26日,第74軍克復泗溪。第19集團軍乘勢追擊、截擊,右路向高安方向追擊,左路向奉新方向追擊,在官橋街、楊公圩、龍潭街等地各截殲日軍一部。至4月2日,先後收復高安、奉新、西山萬壽宮及安義外圍要點,恢復了會戰前的態勢。

對日軍在這次戰役中的狼狽處境,日本方面有如下記載,“27日,第34師帶著數百名傷病員好不容易全部渡過泗溪。按兵團司令部、行李、獨立山炮隊、傷病員輸送隊、野戰醫院、後衛部隊的行軍序列,開始向土地王廟東進。如前所述,土地王廟在5日前已成為待命的敵第9師中樞陣地。另外,在側背還有重慶軍6個師並列尾隨追擊。入夜,雷電伴隨著大雨,各部隊在嚴密戒備下渡過黑暗的一夜。28日凌晨2時,負責野戰醫院警衛的炮兵第8連,終於在土地王廟西端遭到優勢的重慶軍攻擊,致使該連在處理火炮後全體壯烈陣亡。野炮兵第2營營長六角少校曾將該連編入自己的指揮下,在採取增援措施的同時,向步兵旅報告請求派兵,但得到了答覆是:‘因情況緊急,部隊可放棄第8連,迅速向旅司令部前進。’”'〔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部:《中國事變陸軍作戰》(3),朝雲新聞社,1983年版,第360~361頁。'

這次作戰,日軍以北、中,南三路分進合擊第9戰區主力部隊,但是遭到了有力抵抗,南、北兩路受阻,未能形成合擊。中路孤軍深入,側背暴露,於上高附近決戰時,又遭到包圍而陷於苦戰,不得不在後援部隊接應下倉皇撤退。日軍在這次作戰中傷亡1。5萬餘人。第19集團軍實行誘敵深入的方針,抓住戰機,在上高附近實施反擊,予日軍重創,迫使日軍撤退,取得了後期作戰的勝利。

三、第二次長沙會戰

第一次長沙會戰後,中國第9戰區仍與日軍第11集團軍隔新牆呵對峙於湘北地區。至1941年9月前,第9戰區所轄兵力為11個軍共30個師,作戰地境:左與第6戰區(1940年增設)為石門橋(常德南方15公里)、連山湖南岸、大通湖北岸、洞庭湖北岸亙長江至武昌之線;右與第3戰區為撫河、鄱陽湖口之線。

4月,原陸軍部次官阿南惟畿中將接替園部和一郎就任日軍第11集團軍司令官,此後,第11集團軍即就1941年夏秋之際發動對長沙方面的進攻作戰進行了研究和準備。但是,在準備過程中,由於蘇德戰爭爆發,7月2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秘密從事對蘇武力準備,不惜對英美開戰,已無力再投入更多的機動兵力,不得不縮小戰役規模。其最後確定的作戰目的是:予第9戰區敵軍一次沉重打擊。

自8月中旬開始,日軍第11集團軍即在湘北集結兵力,秘密抽調第3、第4師,第13師早淵支隊,獨立混成第14旅平野支隊、江藤支隊,第33師(主力已調華北)荒本支隊,坦克第13團、獨立炮兵第14團、獨立工兵3個團等部隊,連同原駐鄂南之第40師、原駐湘北之第6師,先後向岳陽、臨湘以甫青岡驛、桃林一帶地區集結。並以第1、第3飛行團和海軍第1分遣艦隊協同作戰。此次日軍接受第一次長沙會戰時兵力分散的教訓,將主力“並列於狹窄的正面上,以期進行縱深突破。”'〔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香港·長沙作戰》,朝雲新聞社,1983年版,第380頁。'

中國第9戰區在第一次長沙會戰總結的基礎上,於1941年3月制定了《第9戰區反擊作戰計劃》,確定的作戰方針是:“在贛北、鄂南方面,對非主攻方面之敵,力求夾擊於崇仁、新塗以北、宜春、萬載、銅鼓、修水以東地區,及修水、長壽街、梅仙以北地區,予以各個擊破;在湘北方向,則誘敵主力於汨羅江以南金井、福臨鋪、三姐橋以北地區,反擊而殲滅之。”'蔣緯國:《抗日御侮》第7卷,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版,第80頁。'

至9月上旬,第9戰區兵力部署如下:第99軍擔任漢壽、青山一帶湖防及湘陰、營田、歸義間湘江、汨羅江守備。第27集團軍以第4軍守備鹿角至公田間新牆河南岸陣地,第58軍守備黃岸市、九嶺之線陣地;第20軍守備通城、鐵柱港及楊芳林各線陣地。第30集團軍以第78軍守備觀音閣、潭埠之線陣地;第72軍以一部守備東坑嶺、留咀橋之線陣地,主力集結於三都南北地區。第19集團軍擔任贛北守備。第37軍集結於長樂街、甕江鋪間地區。

軍事委員會直轄之第26軍集結於瀏陽、普跡市一帶地區;第10軍集結于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