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結束“中國事變”的同時,解決南方問題。
7月下旬,在《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中決定,為解決南方問題可行使武力,行使武力只限於以英國為戰爭對手,但對美開戰將難避免,故須做好充分準備。為此,要實行強力政治,廣泛發動總動員,確立戰時經濟態勢,積聚戰爭資材及擴充船隻,擴大生產及調整與充實軍備,統一國內輿論等,並強調完成各項準備工作的時間以8月末為目標。作為南進的第一步,日軍第5師9月23日在法屬印度支那北部強行登陸。但是,南進計劃突然又被迫發生逆轉。日本陸相東條和參謀總長杉山一致認為:“必須迅速解決中國事變。為此,不要單純考慮南方,要確立以中國和北方問題為主的方針。”'〔日〕防衛廳防衛研修所戰史室:《大本營陸軍部》〈1〉,朝雲新聞社,1969年增印,第612頁。'
日本的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西尾壽造提出,不應變更傾注主力於中國的宗旨,反對從1941年起縮減在華兵力。於是日本只有暫時收回南方作戰的矛頭,乘機南進只好以“口號演習”宣告收場。在這一戲劇性的變化中,百團大戰不能不說是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推遲日本的南進步伐,無疑給英美及東南亞各國帶來了巨大的戰略利益。
百團大戰,由於戰役規模和持續時間,都超過了部隊和根據地補給能力的限度,部隊消耗過大,在日軍報復“掃蕩”時,已相當疲勞,因此對日軍打擊不力,使根據地遭到嚴重的摧殘和破壞,加重了以後的困難。在有些地區,如太嶽、平西抗日根據地,開始出現縮小現象。
百團大戰是在中國抗戰處於困難、妥協投降空氣甚濃的時候取得重大勝利的,具有重大的軍事和政治意義。它鉗制了大批在華日軍,1941年初日軍又將第17、第33師由華中調往華北,從而進一步減輕了華中正面戰場的壓力;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氣,百團大戰的捷報傳開之後,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報社電臺相繼發表社論、社評,備地紛紛舉行祝捷會、慶功會,群情振奮,增強了戰勝困難的勇氣,遏制了妥協投降的暗流,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的信心;提高了併產黨、八路軍的聲威,揭破了八路軍“遊而不擊”等謊言,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是抗日的中流砥柱,是爭取抗戰勝利的希望所在。
在百團大戰中,華北抗日軍民取得了巨大勝利,積累了大規模作戰的經驗,經受了嚴峻的鍛鍊和考驗;但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可避免地付出了重大犧牲和代價。八路軍在百團大戰前3個半月作戰中,傷亡1。7萬人,中毒2萬餘人。
百團大戰在國際上也引起了很大反響。蘇聯《紅星報》予以讚揚,美國合眾社等駐北平記者衝破日軍新聞封鎖,在百團大戰期間連續報道了交戰訊息。當時在華北敵後的不少外國記者、學者,如美國記者史沫特萊,在其後來的著作中對百團大戰作了充分的肯定。史沫特萊在《偉大的道路》中寫道:
“經過長時間的籌劃,朱德和彭德懷在1940年8月初發布最後命令,對日軍展開百團大戰。……整個華北地區,從晉北山區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場,戰鬥日以繼夜,一連廝殺了五個月。一百團人打擊了敵人的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網,戰鬥是熾烈而無情的。敵人所有的煤礦、電廠、鐵路、橋樑、公路、車輛和電訊都遭到破壞。”八路軍在國際上的影響擴大,聲譽大為提高。
第四編 轉入相持(1938。11~1940。12)
第四編 小結
1938年10月武漢失陷後,中國抗日戰爭由戰略防禦階段開始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日本侵略者為尋找解決“中國事變”的出路,並應付長期戰爭帶來的困難,不得不改變侵華政策,將前一階段以戰略為主政略為輔的方針,改變為政略為主戰略為輔的方針,企圖實行“以華治華”和“以戰養戰”的政策,透過分裂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牢固控制已佔地區,壓迫和引誘國民黨、國民政府妥協屈服,以實現滅亡中國的迷夢。中國面臨打破敵政略分化和軍事進攻,進一步轉化敵我力量對比的新的戰略任務。
這一時期,國際形勢同樣對中國極其不利。在歐洲,德、意法西斯日益囂張,英、法節節敗退。在遠東,英、法、美為了緩和與日本的矛盾,維護其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利益,一再縱容日本的侵略行動,迎合日本的要求,並積極策劃召開太平洋會議實現犧牲中國利益的“遠東慕尼黑”陰謀,給中國堅持抗戰帶來嚴重威脅。
對於日本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