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部分

北地方軍組成。為侵犯熱河,日軍在遼(寧)西和吉(林)西地區組織了王道布的騎兵軍,劉桂堂的護國遊擊軍,程國瑞、李際春的暫編第1、第2軍等偽軍。

三是密謀策劃,頻繁挑釁。1932年7月3日,東京日軍參謀部次長真崎甚三郎到錦州與關東軍將領策劃進攻熱河。7月17日,駐義縣日軍300人以石本權三郎被義勇軍拘捕為藉口,向遼熱邊境的朝陽寺進攻。23日,日軍飛機數架飛至熱河平泉、凌源、承德一帶偵察,並散發傳單。8月19日,日軍一度佔領南嶺車站,炸燬南嶺鐵橋,並不斷派飛機到熱河上空挑釁。與此相配合,日軍還派奉天特務機關長板垣徵四郎到天津設立特務機關,策動“原華北各軍閥將領,使其相機進行反蔣”降日。'〔日〕土肥原賢二刊行會:《土肥原秘錄》,中華書局,1980年中文版,第18頁。'

至此,日軍擴大侵略的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有利時機的到來。

二、國民黨政府繼續推行“攘外必先表內”的國策

在日本緊鑼密鼓地準備採取侵華新步驟的情況下,蔣介石國民黨政府不是動員全國民眾積極準備抗日,而是頑固推行對內用兵、對外妥協的“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

1932年3月14日,還在淞滬抗戰期間,蔣介石就提出:“倭寇深入,赤匪猖獗,吾人攘外,必須安內。”'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戰爭時期》緒編(3),臺北1981年版,第34頁。'

6月9日,《上海停戰協定》簽訂剛一個月,蔣介石就在廬山召集贛、湘、鄂、豫、皖“五省剿匪會議”,宣佈把“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方針定為國民黨處理對外對內關係的基本國策。'蔣緯國:《抗日御侮》第1卷,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9年版,第40頁。' 並提出了“標本兼施”的“剿共”方針和第4次“圍剿”計劃。

6月28日,蔣介石在漢口成立“剿共”總部,並自任總司令,準備調集63萬兵力,撥出3500萬元鉅款,對革命根據地進行第4次“圍剿”。

8月3日,正當日軍不斷向熱河挑釁之際,蔣介石在漢口宣稱,限6個月內肅清鄂、湘、贛、豫、皖五省紅軍。

12月14日,日軍進攻榆關前夕,蔣介石還在內政會議上說: “要想攘外,必先安內”。“今天我們可以說:日本不配做我們的敵人。我們當前的敵人還是赤匪。如果我們在內部把赤匪的禍亂消除了,對日是沒有問題的。”'《蔣總統全集》第1冊,臺北版,第606頁。'匪、赤匪——系對中共領導的革命軍隊的誣稱。'

1933年1月27日,蔣介石置榆關失守於不顧,前往江西南昌指揮第四次“圍剿”中央紅軍的戰爭。

4月6日,當長城抗戰激烈進行的時候,蔣介石在南昌電告各“剿共”將領說:“外寇不足慮,內匪實為心腹之患,如不先清內匪,則決無以御外侮。”“本總司令來贛督剿,實示有我無匪之決心,如我剿匪各將領,若復以北上抗日請命,而無意剿匪者,當以貪生怕死者視之”。“如再有貪生怕死、侈言抗日、不知廉恥者,立斬無赦。”'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緒編(3),臺北1981年版,第35~36頁。'

4月7日,蔣介石再次鼓吹“我們的敵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東三省熱河失掉了,自然在號稱統一的政府之下失掉,我們應該要負責任,不過我們站在革命的立場說,卻沒有多大關係。”“無論外面怎樣批評謗毀,我們總是以先清內匪為唯一要務,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本末顛倒,先後倒置。”'蔣介石對高階將領的訓詞,1933年4月7日。'

5月8日,正值日軍開始大規模向關內進攻之際,蔣介石卻在江西崇仁總指揮部對中路軍軍官大講什麼:“如果不先安內而要求攘外,在戰略上理論上說,都是居於必敗之地”,“不僅是不能救國,而且適足以速國家之亡。”他還說:當前的任務“第一個乃是剿匪來安內,第二個才是抗日來攘外。”'秦孝儀:《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一對日抗戰時期》緒編(3),臺北1981年版,第37~38頁。'

蔣介石國民黨政府的“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遭到國內國際進步輿論的一致譴責和反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於1933年1月17日發表宣言。宣佈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入華北,願在“停止進攻蘇維埃區域”、“保證民眾的民主權利”和“武裝民眾”三個條件下,與國內任何軍隊訂立抗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