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期的抗日救亡運動和武裝抵抗,對促進全國抗戰局面的出現,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全國抗戰爆發後提出的抗戰路線和戰略方針
(一)對全國抗戰和國防問題的方案
“七·七”事變爆發後,中共中央對全國抗戰的戰略基本方針以及重大國防問題,進一步提出了具體和細緻的方案。7月8日發表的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提出:“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我們要求立刻給進攻的日軍以堅決的反攻,並立刻準備應付新的大事變。”“武裝保衛平津,保衛華北!不讓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滴血!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國共兩黨親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進攻!驅逐日寇出中國!”'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275頁。'
7月15日,朱德在《實行對日抗戰》一文中提出:擺在我們面前的唯一問題是抗戰,“它將是一個持久的艱苦的抗戰。這需要我們動員與集中全國一切人力,智力,財力與物力以赴之!”'《解放週刊》第1卷,第12期,1937年7月26日出版。'
7月21日,中共中央在關於目前形勢的指示中,提出爭取實現全國性抗戰、反對妥協的總任務及5項主張:
1、全國海陸空軍總動員,實現對日抗戰;
2、全國人民總動員,實現大規模的組織民眾與武裝民眾;
3、全面的抵抗,根絕日寇在中國的一切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殊勢力與漢奸親日派;
4、統一的積極的抵抗,採用攻勢防禦的戰略方針,發動抗日的游擊戰爭;
5、建立抗日的民族統一戰線,實現國共兩黨的親密合作。'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檔案選集》第11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l年版,第292、2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