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中行吳第一次出戰,就取得壓倒性勝利。

“哇噻,當今晉國第一名將啊。”整個晉國在感慨,似乎中行吳是當今的先軫。

沒辦法,誰都不想領軍打仗,難得中行吳還願意出這個風頭。

第一七四章偷襲專家

自古以來,主人接待客人就不僅僅是吃吃喝喝這麼簡單的事情,總還要有點娛樂活動。

每個朝代的娛樂活動是不一樣的,如今呢,不外是洗洗澡按按腳找個小姐抱一抱,跳跳舞唱唱歌叫個小姐摸一摸。

那麼,春秋時期,用什麼娛樂活動來招待客人呢?最流行的一種叫做投壺。投壺是一種大眾運動,從小老百姓到貴族到國君都玩,不過身份不同,器具自然就不會一樣,而規矩也不大一樣。

投壺是一種怎樣的遊戲呢?其實類似於現在的飛鏢比賽,就是把箭用手投進一個壺中,看誰投中得多。那麼,為什麼不乾脆就玩射箭呢?一來場地限制,二來,射箭是純粹的比賽專案,而投壺更多的是娛樂。

——投壺

晉昭公二年(前530年),也就是楚靈王滅蔡國的那一年。

齊景公前來晉國訪問,韓起耍了個滑頭,派中行吳作晉昭公的相禮,也就是晉昭公會見諸侯時的禮儀主持人。

中行吳覺得這是個挺出風頭的事情,欣然接受。

晉昭公設宴款待齊景公,那就是國宴。國宴上,自然是最好的酒最好的肉,基本上就算是汾酒和烤全羊了。

吃飽了喝足了,就該搞點娛樂活動了。玩什麼?投壺。

關於投壺,有很嚴格的禮儀和規矩,在《禮記》中專有“投壺”一章,介紹投壺的禮儀和規矩。

下面,按照《禮記》的記載來回顧一下晉昭公和齊景公的投壺過程。

投壺的裝備主要有矢,也就是箭,用柘木和棘木做成,不去皮;壺,一種口稍大,肚子較大,頸部較細的壺;中,應為“盅”,用以放籌碼以計算勝負;算,籌碼。

我們現在常說“勝算”,通行的解釋是取勝的計謀,其實這樣的解釋是錯誤的,正確的解釋是取勝的籌碼。

再來看看投壺的程式。

中行吳捧著箭,裁判工作人員拿著中和壺,來到客人面前。按理,應該是晉昭公親自捧著箭,不過鑑於他是盟主,因此就由相禮中行吳代表。

中行吳來到齊景公的面前,很客氣很謙虛地說:“不好意思,我國的製造工藝比較差,箭有點歪,壺口也不正,湊活湊活,賞個臉玩一局吧。”

齊景公也很客氣,說:“哪裡哪裡,您太客氣了,又是汾酒又是烤全羊的,都是好吃好喝,還要弄這玩意給我玩,太麻煩您了,我,我不敢當啊。”

中行吳再次邀請,齊景公再次推辭;

中行吳第三次邀請,齊景公說:“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齊景公拜謝,中行吳急忙轉身,嘴裡說:“不敢當不敢當。”

之後,中行吳拜謝,齊景公也急忙轉身,嘴裡也說:“不敢當不敢當。”

隨後,齊景公轉身,拜接中行吳手中的箭。

隨後,中行吳躬身請齊景公進入娛樂場地,也就是兩楹之間,此時那裡已經臨時擺好了宴席,邊吃邊玩。

另一邊,晉昭公也拿好了箭。

晉昭公和齊景公就位,每人手中八枝箭。

裁判人員將壺放到離席兩尺半遠的地方,然後記分員站在一旁,把放籌碼的中放在面前,手中則拿著八枝算。

中行吳宣佈投壺規則:“矢頭投入的才算進,主賓交替投,一方連續投算違例,投進也不算。每人各投一枝箭為一輪,八輪為一局。一局結束的時候,勝方罰負方喝酒。三局二勝,負者為勝者敬酒。”

規則宣佈完畢,中行吳下令:“MUSIC。”

中行吳選擇的音樂為《狸首》,這首樂曲曲調柔和平緩,基本上就是春秋版的“綠島小夜曲”,適合遊戲的伴奏。

音樂聲起,開始遊戲。

按照禮儀,主先客後。

第一局,晉昭公八比七獲勝。

於是,中行吳斟酒,晉昭公的近臣捧著酒,獻給齊景公,齊景公接過酒,說:“賜灌。”意思就是承蒙賜酒;這時候晉昭公說:“敬養。”意思就是敬請取用。

第二局,齊景公先投,這一局以八比七扳回一局。

於是,這次輪到晉昭公喝酒了。

第三局為決勝局,又輪到晉昭公先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