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月光。她猜想,外界對夜站的指責,可能已使月光不敢面對網上的一切。
誰說虛擬不可以取人性命?他們的夜站犯下罪行了!
但陶子一直堅信,月光不會撇下夜站,自此消失。她一直記得,月光曾在一張回帖中說道:寫鬼故事、看鬼故事的人,都是寂寞而無助的。如果你有美滿的情感呵護,不曾經歷世間的不公,怎會想透過這些文字尋求滿足?
月光的歸來,已是幾星期後的事了。但她帶來的卻是一個讓人失望的訊息:解散夜站!
網站儘管解體,歷經三年,自責卻從未瓦解過。
擰滅最後一支菸,陶子走出電話亭。前方泊著一輛暗紅色的計程車,她忽覺身心疲累,便徑自開啟車門,坐到了後座上。陶子只吩咐了一句,讓司機載她到《申報》編輯部,就閉目休息了。
現在的交通還真是擁堵呢。
坐在車上,只感車身走走停停,幾乎沒有順暢過。半睡半醒間,陶子聽見司機開啟了廣播,聽的似乎是故事頻率。這很正常,許多駕駛員都喜歡邊開車邊聽廣播。
電波中,主播的聲音格外低沉,音效時靜時響,出其不意。陶子沒有睜眼,靜靜聽著,心裡暗忖:該不會是在講鬼故事吧?
回應她的,是主播抑揚頓挫的音調:〃下面這個離奇的故事,發生在校園。故事的名字叫作《棄嬰》,作者:陶子!〃
腦中〃轟〃的一聲響,陶子一下子緊張起來,手指不住地痙攣著。月光的告誡赫然在耳邊重現。莫非自己收到小說的方式,是收聽廣播?
陶子想動,她想逃出車廂。可怕的是,她發現自己竟全然無法動彈,狹窄的車身似乎正在擠壓著,她連動一根手指的力氣也使不上!
鬼壓床!
即使再勇敢、再堅強,此刻也失了鎮定。陶子想呼叫,她感覺自己張大了嘴,卻喊不出一個音節,任由電波將《校園棄嬰》原文一字一句,強行灌入她的耳朵……
一
看似璀燦的霓虹下,或許隱藏著不可告人的醜惡。
我住在上海,一座華麗卻浮躁的城市。這二十多年於我而言,最大的失意共有兩件事。一是我寫的小說從來跟不上所謂的主流,不受出版社關注。二是高考那次另類發揮,讓我進入了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