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八的爹不是康熙,老八能做一個好皇帝,可問題偏偏是老八要接的是康熙的班。
之前有說過,康熙末年問題重重,老爺子一味的‘寬仁’,只要不扯上奪嫡的事,無論犯多大的錯,老爺子都原諒,於是也就造成了後期吏治腐化,民不聊生。老爺子不知道‘寬仁’過度會給國家帶來災難性的結果嗎?作為千古一帝的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可是他偏那麼做了,為什麼?也是因為不得已。
當時的社會形態是什麼樣?滿朝文武八成的人都支援老八,為什麼,不就是因為老八‘賢’嗎?一個個的跑到老爺子那兒說,八爺最賢,對下最為寬仁。老爺子該如何想,‘你讓我做壞人,你去做好人,於是人家都說你好,我不好?’老爺子此時最怕的是什麼?不得善終。好人都讓老八做去了,老爺子晚景能好過得了?那麼只能一邊壓著老八,一邊比著老八更寬仁。然後他還做了什麼?一邊大封兒子,一邊還對天下發了‘永不加賦’的聖旨。
這讓繼位的兒子怎麼辦?施恩天下已經做不到了;兄弟們都被封了王了,也別想從兄弟這邊得到什麼更多的幫助;只能去找群臣的支援。但想得到大家的認同,就只能跟老爺子一樣‘寬仁’,可這個結果就是等著亡國。
所以武靈傑有點明白為什麼老爺子最終會選四四繼位了,因為除了他,真的沒有其它人能把老爺子留下的爛攤子給治好。也只有他不會在意自己的名聲,一心一意的去把事情做好。
可武靈傑不是四四,他之前是沒野心,現在他是沒信心,他又不傻,他憑什麼去跳這個陷阱?可是他又有該死的責任心,自己不想幹,可他真的想要一個能幹的出來。老八顯然不成了。
剛說了,老爺子這麼寬,就是被老八逼的,於是老爺子把兒子們也同樣的逼入了死角。老爺子再壞一點,直接真的讓老八接棒子,老八若想有一番作為,就得大動干戈。只要老八一動,於是老八的結局跟歷史上四四一樣,人神共憤。老爺子什麼仇都報了。可是老八有四四孤臣的決心嗎?
四四是孤臣呢,他沒人支援,他重新開始要輕鬆很多。那些人就算憤怒他,也只會說四四小心眼,因為自己站錯了隊,於是被遷怒。多少會有自認倒黴的無奈。
可是若是老八繼位會如何?人家就不是憤怒而是恨了,‘我們抬你上位,你就馬上鳥盡弓藏’?所以說,老八的難度要高很多,甚至於,老八都不見得能坐得穩那個位置。老八那麼聰明,他能不知道結局如何?只怕真的等他坐上那個位置,也只會高興一個晚上罷了。
所以有時武靈傑真的覺得老爺子不僅不是好爹,更不是一位好皇帝。把兒子,國家都逼入死角,這是一代明君該做的事嗎?所以此時他對老爺子的腦子都不怎麼抱希望了。這些話當然不敢跟鄔大神他們說,但有時,他們會一起談談老爺子這個人。他心裡其實真的不認同老爺子,覺得老爺子是有點渣的。
可是鄔大神卻不這麼看,當然,鄔大神也許心裡這麼看,卻不敢跟武靈傑表露,名義上,武靈傑還是老爺子的兒子呢,兒子能埋怨爹,可是外人卻不能的。
鄔大神只談了老爺子一生的經歷,武靈傑倒是聽得很認真,這些他也知道,只是從鄔大神嘴裡說出來,聽進武靈傑的耳裡就成了另一成意思了。
老爺子八歲喪父,十歲喪母,而從小爹不親孃不愛,估計老爺子在他爹心裡啥也不是。爹死他上位,八歲能做啥?被人當了六年橡皮圖章,為了奪回權利,他真的啥都做了,所以老爺子有童年嗎?
等有權了,三藩又鬧上了,三藩那頭八年抗戰總算是結了,臺灣又不安靜,等臺灣那頭完了,準葛爾還有羅剎又鬧開了……老爺子是按了葫蘆起了瓢,就沒一天安生的時候。而這期間,他死了三個老婆,無數的小老婆、兒子、女兒,所以想想老爺子這一生,比他命苦的其實真沒幾個。
這樣的人生經歷,你說老爺子能信誰?當年孝莊太后算一個,蘇麻那姑算一個,也許死了的赫舍裡算一個,那也僅僅只是指死的,活的赫舍裡皇后,只怕老早被老爺子恨到哪個角落去了。
如果這麼想了,老爺子今天對兒子們所做的一切就一點也不讓人驚訝了,因為這就是老爺子一生的慣性。他習慣了一個人面對所有的問題,他手中的權利,他是不到最後一天,就絕不會放出去的。
武靈傑明白鄔大神是變向的提醒他,老爺子已經不會再立太子,而是讓虎出山,由他們自相殘殺,能到最後的,就一定夠心狠手辣,那自然能保證大清江山。只是這樣,老爺子也不怕被咬到自己?兄弟都能殺的